与大国相处——21世纪中美如何相处?

要确定世界新秩序,就要确定中美关系。这也是当前全球讨论的热点问题。美国会衰落吗?中国会崩溃吗?中美会发生对抗和战争吗?如何协调世界新秩序中的中美关系?中美新型一体化国家关系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这也是作者在否定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之后,站在自己更新发展的唯物主义历史发展观的立场上,对世界新秩序和中美关系定位的独特解读和阐释。

此外,作者还探讨了如何发展中美在多个地区和领域的合作。因为文章太长,希望读者耐心看完。

第一,如何定位中美关系

为了准确定位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必须找出21世纪中美在人类社会发展轨迹上的坐标位置。那么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呢?作者认为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无论是定位中美关系,还是确定新的世界秩序,都要以这个轨迹来确定。

那么中国和美国在21世纪的地位是怎样的,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是怎样的?

1.21世纪时期的中美国家关系是一种新型的一体化国家关系。但两国都是大国,所以是一种新型的一体化大国关系,是横跨太平洋的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同体。他们不仅有一体化的市场,而且有相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政策,以及当代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和多民族的思想文化。

一体化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同于现存的和历史上的联盟,它不是一种对抗的关系。新的整体国家关系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有相同的经济基础,比如相同的市场资源配置,不需要互相掠夺。有* * *社会分配调节系统,会消除很多对抗性的社会矛盾。还有与此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军事安全行为。国家扩张和大国霸权自然不矛盾。就像目前欧洲的国家一样,解决了历史上曾经战乱频仍的德法矛盾。这当然是一个和平的世界(作者讲了很多新的一体化国家关系。请参考其他文章)。

2.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了,中美新型国家关系的坐标位置也随之发展。美国是这个坐标中与时俱进的国家。无论是市场管理还是民主法制建设,都会不断完善和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将继续发展。美国不会衰落,唱衰美国是不对的。

目前,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这个坐标上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国家。它将继续创新和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人均收入将与美国持平,更不用说其总产值,即GDP。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确实有许多坎坷,甚至惊涛骇浪。但它会一个个活下来。“中国崩溃”论是错误的。批评中国也是不对的。说前路一帆风顺也是不对的。

3.目前中美关系如何?这就是市场一体化,经济体制分化,政治对立。

市场是一体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中国有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更不用说每年超过60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而美国实行的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中国实行的是以所谓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还很不完善,仍处于攻坚阶段和深水区。两种经济制度和模式,两种游戏规则,特别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和美国的私营跨国公司的市场竞争,肯定是不一样的。银行和金融体系,资本市场,以及美元和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自由兑换都不一样。难免不会有摩擦和碰撞。而且两国政治制度不同,经常对抗。这就是两国关系的现状。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中国改革创新的进程非常快。用不了多久,这两个国家就会走向经济一体化。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看似滞后,但一旦改革,就会跃进。把21世纪的中美关系定义为一种新型的综合大国关系并没有错。

很多专家学者觉得很难给中美关系定位。第一,因为中国是大变革时代的国家,内外政策多变,如何做到微妙和定位?第二,全球社会也在变化。旧秩序在不断被打破,新秩序在不断发展。当然,两国之间的动态关系很难定位。而且很多专家学者都是站在形而上学的立场上看问题,没有人用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观来看问题。正是基于这种动态关系,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二,要改变中美合作的思路和模式。

定位中美关系的目的是处理好当前的中美关系。因为两国关系是在变化的,如果我们没有很好地定位和处理,两国关系就会发生碰撞,甚至在操作上发生激烈冲突。因此,笔者不得不提出一些原则和看法。其中包括:

1.美国有美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有中国的国家利益,所以要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包括自身利益和共同利益,都要照顾到对方的关切。

2.美国有盟友,中国有很多朋友。不仅要协调两国的关系,还要协调世界各国的关系。中美不能无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权利来划分和界定全球的势力范围。显然,对C2***治理的看法是错误的。

3.两国的政策都在不断变化,充满活力。在操作上,既要管控他们的分歧,又要避免两国的对抗和碰撞。

4.由于两国关系是动态变化的,美国应该根据中国的发展及时调整战略和政策。要接受和接受中国的发展,就要正视中国发展的现实,像当时的英国一样接受美国发展的现实,现在的美国也要适应中国发展对自己的影响。

5.随着中国的发展,也需要调整战略和政策,改变处理国际事务的旧观念和做法。要肩负起负责任大国的历史使命,树立新型大国外交风格,善于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

美国做了100年的大国和强国,引领了一个时代,人们称之为美国世纪。其外交政策值得中国人学习和研究。你要了解别人的东西,才能超越别人。作者认为,中国要想成为一个能够引领世界发展的国家,不仅要在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制度,包括我们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管理;还包括我们的政治制度、民主法制规范、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道德,这些都应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否则,我们将采取一些措施来引领世界前进。

但是,中国仍处于转型期,我们的形势不仅困难,而且严峻。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既有深水,又有险滩,风浪多。但是,中国这几年真的发展了。我们希望加深与美国的合作关系。有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笔者认为,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我们应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改变僵化的思维。

这就是把中国特色的国内发展与国际乃至全球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客观运行规律统一起来。既要考虑自己的具体国情,又要遵循国际通用的规则和游戏规则。

不要把中国的一切都搞得特别。在全球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市场规律、民主进程和法律制度都有相同的法律和规则。如果我们都用中国特色的原则引领世界,别人就不买账了。上个世纪之所以成为美国世纪,是因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法律原则和市场规范代表了时代潮流,引领了很多国家前进。

中国特色原则在中国行得通,但在国外会被重建。中国的特点在于它的地域特殊性和时代局限性。既然强调的是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特点,那就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这样,中国人怎么能领导世界潮流和其他国家的发展呢?

* * *生产者的前辈在处理国内发展和国际事务时也很灵活。这就是“外交统一战线”。中国通过外交统一战线政策,发展了同所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例如,周总理在万隆会议期间就是这样做的。中国今天的领导人也应该如此。

深化中美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关系,也要遵循市场的客观规律和民主法治的原则。人民币汇率浮动,可根据市场自由兑换。国企无法享受政府财政补贴、市场准入壁垒、质量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网络安全,以及“AIIB”和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TTP。都要接受全球市场客观规律的检验。而不是国内一些保守的政治势力。事实上,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循同样的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