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

2010年2月2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潍柴动力商务大会2011商用车动力分会上,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卡车、客车营销公司领导及应用工程部技术人员对柴蔚将于2011推出的所有商用车动力产品进行了全面介绍。潍柴动力还在山东大厦近2000平方米的集团产品展区展示了面向未来的新产品。

此次展出的柴蔚发动机产品中,柴蔚蓝擎第二代发动机充分融合了当今世界内燃机前沿技术,在10 ~ 12升重卡发动机领域,在经济性、动力性、可靠性、舒适性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通过自主研发达到欧ⅳ、欧ⅴ排放法规要求;同时,依托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前沿技术集成,柴蔚自主研发的5-7升发动机主要应用于乘用车、工程机械和中重型卡车领域,有效延伸了集团产品线,逐步形成技术和规模优势。

据潍柴动力技术人员介绍,2011年柴蔚汽车动力的产品组合可以简化为蓝机动力II+心机动力柴油机系列。在蓝擎动力第二代产品线上,在大马力细分市场,将于2011推出13升发动机,这是基于WP12产品平台新开发的产品。功率可达500马力以上,采用四气门高压* *轨技术,尾气排放达到国ⅲ、国ⅳ、欧ⅴ标准。蓝擎动力二代基本排量10 ~ 12升,适用于配套货车和工程机械。在采用四气门高压共轨技术的同时,EGR技术也可用于组装重型卡车。柴蔚中心的动力规划是指柴油机排量在4 ~ 7升范围内,功率在180 ~ 270马力范围内的产品系列,主要针对中重型卡车车型。

潍柴动力虽然进入客车市场较晚,但由于蓝擎系列产品发展迅速,在技术和质量上对标世界一流动力,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在2011的客车动力上市产品中,客车长度为8米至18米,分别为客车、旅游客车和公路客车。柴油机排量分别为5、6、7、12升,均采用电控高压共轨技术。为满足公交运营商对车辆排放的严格要求,潍柴动力面向公交行业推出了包含CNG(天然气)和LNG(液化气)发动机五大产品的燃气发动机系列,排放达到了国ⅲ、国ⅳ和欧ⅴ标准..在支持新能源公交车的动力方面,柴蔚也推出了5-7升发动机匹配的混合动力公交车。

在柴蔚2011推出的车载动力系列产品中,柴蔚技术部在蓝色发动机技术平台上进行了三大配置升级,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性能。三大配置分别是:电磁恒温风扇+转向助力泵+燃油水寒宝。经过大量实验测试,柴蔚产品通过安装电磁恒温风扇降低风扇噪音;转向助力泵的应用使驾驶更加轻松;燃油水寒宝的作用是使机器快速升温,从而节能降耗。

正是蓝擎的技术平台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功能的完善,让蓝擎动力二代具备了四大优势——高可靠性、最优经济性、超强动力(大排量、大扭矩、爬坡超车能力强)、舒适性好。因此,据潍柴动力销售高级负责人介绍,2011年,潍柴动力蓝色发动机产品线完全切换为第二代蓝色发动机动力。

2010年重卡增速最高,其中牵引车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自卸车供需相对稳定。由于拖拉机市场的特点是多轴,在标准载荷下车速更快,重卡市场对大马力发动机的需求仍然呈现大幅增长,尤其是360-400马力。另外,2010由于基建项目多,混凝土搅拌机市场需求旺盛。这些市场机会符合潍柴动力在大马力市场的布局,2011潍柴动力市场上涨空间可期。

柴蔚的新产品包括柴蔚-洋柴VM3升系列的轻型车,5 ~ 7升系列的中重型车,9 ~ 15升的重型车,如WP10、WP12、WP13,以及从法国baudouin公司、德国Mann公司进口的大排量车。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展览柴蔚的展品主要面向“十二五”规划和未来应用。除了比以前更大,最重要的是这些展品基本代表了当前行业的最高技术水平,柴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此外,柴蔚通过重组并购、技术引进和合资合作,获得了意大利VM公司2-4升、法国baudouin公司65,438+06升、德国Mann公司3,000-65,438+00,000马力等细分市场的世界领先技术,可应用于轻中型商用车、游艇、船舶、发电、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

虽然柴蔚在2010遇到了重卡和各种商用车持续增长的机遇,但是由于产能不足,即使常年加班加点,很多客户还是拿不到货,这也让公司损失了一部分订单。为了解决供应不足的问题,柴蔚今年投资50亿元建设11工厂,其中大部分将于2010年底投产。随着产能的提升,到2065,438+065,438+0年6月,柴蔚将能够每月生产65,438+万台发动机,并将继续挑战成为全球第一台容量为65,438+00升的发动机的目标。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潍柴动力不断提升售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业务会上,柴蔚售后服务负责人宣布了2011的服务新政策,延长WP12四气门卡车发动机三包期,其中公路车2年(不含里程数),越野车1年;公交车动力三包期由2年20万公里延长至3年30万公里。

卓越的成绩来自于持续的创新精神和大规模的技术研发投入。“十一五”以来,柴蔚集团共开发了37项新产品,先后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满足我国欧ⅲ、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机。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45%提高到目前的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