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IP值多少钱?

1905电影网络特辑“IP”一词在电影行业的信息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IP开发,IP谈判都在我耳边,连拍电影都不叫电影,叫开发IP。随着《《侏罗纪世界》》的热播,IP重启也被人们津津乐道。IP到底是什么,电影IP重启又是什么?何不顺着IP的脉络,一探究竟。

IP和电影IP重启

IP和IP重启并不陌生,电影IP重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IP,一个时髦的词,听起来很新鲜,但说到它的中文名,没有人会觉得陌生。IP,英文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就是平日里常说的知识产权。文化领域的IP以各种方式存在。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形象,甚至是一个名字。一个成功的IP可以在电影、小说、漫画、游戏、玩具等不同形式的媒体中进行转化。

文化IP的终极形式是拍电影。电影是整个IP转化过程中最昂贵、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电影的成功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票房回报,还可以反作用于其他媒体,将原创IP的价值提升数十倍。近年来,漫威漫画将其超级英雄IP拍成电影,漫画中的经典形象在电影中获得重生,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小说IP、漫画IP、游戏IP是电影IP的三种常见来源,电影IP的重启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电影IP重启的简单方法有翻拍和翻拍。此外,还有一种创作重启,即在前一部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或复述故事,但主创人员面临全部或大部分变动。电影IP的再创作重启,正在成为好莱坞新的制作方式之一。今年上映的热门电影,如《《侏罗纪世界》》、《终结者:创世纪》、《神奇四侠2015》、《星球大战:原力觉醒》,都属于再创作重启。

《侏罗纪世界》的巨大成功引发了业界的震惊。

重启IP电影的商业演出

《侏罗纪世界》一骑绝尘,其盈利能力超过了《速度7》和《复仇者联盟2》。

今年的暑期档很热闹。《速度与激情7》和《复仇者联盟2:奥创时代》的戏份刚刚落下,《《侏罗纪世界》》强势入市,人气极高。北美首周末票房2.09亿美元,全球首周末51.65438亿美元,有望打破《速度与激情7》票房纪录,角逐年度票房冠军。《《侏罗纪世界》》是14年《侏罗纪公园三》之后重返银幕的恐龙电影,属于环球影业的IP重启项目。在主创人员变动较大的情况下,环球为《侏罗纪世界》制作成本仅为654.38美元+0.5亿,远低于《速度与激情7》和《复仇者联盟2》,但盈利能力略胜一筹。

《《侏罗纪世界》》不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回报,还引发了影迷的怀旧情怀。《《侏罗纪世界》》系列打造的恐龙情结,丝毫不逊于天马流星拳和汽车人变身的不朽魅力。稳定的粉丝市场和特效爱好者的推崇,一定会提升《《侏罗纪世界》》后续作品的投入和产出。《《侏罗纪世界》》的成功必然会引起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连锁反应。预计近期会有更多关于IP重启项目的消息,但IP重启并不顺利,盈利也不理想。

《捉妖记》收入惨淡,老IP价值枯竭。

旧IP重启吃力不讨好,营收惨淡。

从爬上帝国大厦为心爱的女人手淫的深情巨兽金刚,到每天穿着内裤荡来荡去的人猿泰山,再到怕光怕蒜的德古拉,变成满月的狼人,还有弗兰肯斯坦,好莱坞用光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磨灭的电影IP,让人记住了它们悲壮、欢乐或狰狞的形象,甚至忘记了追寻它们的本源。这些历史悠久的经典电影IP,在影史上已经重启过多次,尤其是最近的重启,并没有帮助他们找到与历史相媲美的原著震撼和商业回报。

据不完全统计,有52部电影(包括4部动画)以泰山为主角,华纳兄弟投资的3D《新泰山》将于明年7月1上映,这应该成为第53部“泰山电影”,距离上一部真人版泰山电影(迷失之城)18年。一部新上映的《恶魔猎手》(英文名“I,Frankenstein”< I,Frankenstein >)北美总票房只有1900万美元,收入惨淡,难以收回成本。电影在内地上映后,票房累计4000多万人民币,很难再多做了。2010年《狼人》制作成本高达65438美元+0.5亿,北美累计票房仅6000万美元。2014年,环球影业斥资10亿美元大规模制作了讲述德古拉起源的电影《德古拉元年》。北美总票房5628万美元,全球票房215万美元,入不敷出。2005年,彼得·杰克逊导演的《金刚》通过票房收入勉强收回制作成本。

70、80、90年代,电影IP大行其道,超级英雄IP重启过于频繁。

相对于第一批存在近百年的电影IP如《金刚》《泰山》,70、80、90年代创作的电影IP逐渐成为重启的热门话题,再创作重启成为IP重启的主流方式。《人猿星球的崛起》系列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蝙蝠侠》系列都是电影IP再创作重启的成功范例。

《人猿星球的崛起》系列重现了《人猿星球》系列,超越了原著。

五部曲《人猿星球》起源于1968年的电影《人猿星球》,结束于1973年的《人猿星球》,完全再现了法国作家皮埃尔·布尔原著中的宏大宇宙。蒂姆·伯顿的重拍《人猿星球之战》打乱了原系列的时间线,受到了批评。2011上映的《人猿星球的崛起》对整个系列进行了重新创作,从故事的源头开始,让年轻一代的观众不必费心去理解史前故事,相当有意义。诺兰的蝙蝠侠系列也完全抛弃了前作,重新组织了整个故事,从蝙蝠侠的童年开始讲述。《超人:超人:钢铁之躯》和《星际迷航》系列也采用了类似的重启策略,取得了成功。

70、80、90年代电影IP的创意重启并不是唤醒IP魅力的万能钥匙,《终结者2018》和《谍影重重4》的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制作成本2亿美元,全球票房3.7亿美元的《终结者2018》遭遇滑铁卢。《谍影重重4》以654.38美元+2500万的制作成本获得了2.7亿美元的票房,可能难以抵消制作成本,所以下一部续集不得不重新启用前三部的功勋演员马特·达蒙。

在超级英雄电影市场风生水起的当下,手握众多超级英雄IP的迪士尼和漫威漫画不得不说,按部就班的拍摄和上映可以排到2020年。华纳兄弟努力建立一个DC宇宙,赶上漫威漫画,并通过蝙蝠侠和超人推动其他IP电影的制作。好莱坞其他四大电影公司均已进入IP重启阶段。20世纪,FOSS在版权期对x战警和神奇四侠进行了洗牌,而索尼影业的“Bug”蜘蛛侠无疑是最累的,即将迎来继《神奇蜘蛛侠》系列之后的第二次重启。派拉蒙和环球选择重启曾经轰动一时的超级IP,以应对超级英雄电影的冲击,比如最近的《变形金刚4:灭绝与重生》和《《侏罗纪世界》》。

《明日世界》的损失超过6543.8亿美元,迪士尼的新IP耗资巨大。

为什么要重启IP?有哪些值得重启的IP?

打造一个新IP很难,现象级电影IP的价值被看重。

在电影制作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除了詹姆斯·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诺兰、史蒂文·艾伦·斯皮尔伯格等金字票房招牌和超级英雄电影,好莱坞制作的超级IP电影寥寥无几。在过去的十年里,恐怕只有三个系列的新大片:《变形金刚》、《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新IP的打造更多的是过去的血泪,尤其是迪士尼制作发行的《异形战场》、《独行侠》、《明日世界》等票房哑弹。这三部电影平均制作成本超过2亿美元,亏损超过6543.8亿美元。需要很多电影的利润来填补亏空。显而易见,创造新IP的难度很大,风险令人望而却步。

在新IP难以创作,受众广泛、粉丝众多的小说IP和漫画IP较少的形势下,好莱坞电影公司纷纷寻找自己的,重启旧IP逐渐成为好莱坞制作A级片的新型避风港。与《泰山》、《弗兰肯斯坦》等被过度开发的IP不同,《人猿星球》、《星球大战》、《终结者》、《《侏罗纪公园》》等曾经轰动一时的电影成为市场新宠。看着《星球大战》和《《侏罗纪公园》》长大的孩子们已经到了怀旧的年龄。DVD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影文化的传播,为这些经典电影培养了大量的粉丝,电影IP的复盘顺理成章。

现象级电影IP的价值被看重,除了其经典永恒的魅力、稳定的粉丝市场、吸引新粉丝的自我成长能力外,还在于其自身强大的宣传推广特性。重启电影可以利用上一部电影的营销价值,在市场推广上事半功倍。随着《《侏罗纪世界》》的票房大爆发,现象级电影的重启势必成为好莱坞的下一个金矿,可能很快就会有筹备《外星人2》、《白鲨世界》和《黑客帝国》前传的消息。

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和《人猿星球崛起》系列的成功,是研究IP重启的重要文本。

如何让老IP年轻化?

IP重启需要创意,回归故事本身才是王道。

如前所述,现象级电影的IP重启并不是唤醒IP魅力的万能钥匙,重启电影必然会面临新鲜感和创意不足等问题。《终结者》2018延续了《终结者》的故事设定,讲述了“审判日”后人类反抗者对抗机器军团的故事,荒凉的末日战争并没有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可。《谍影重重》主角伯恩的重启未能开创新局面。就连现在正在上映的《《侏罗纪世界》》的剧情也太老套,缺乏新的观点,跳不出《《侏罗纪公园》》的模子。当《侏罗纪世界》、超凡蜘蛛这样的超级巨头受限于常规,没有新意,即使短期内可以获得巨大的商业回报,卖情感和CGI麻醉剂也未必能走远。

《人猿星球崛起》系列和诺兰《蝙蝠侠》系列的成功给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答案,那就是电影本身IP回归的故事。精心打磨剧本,以全新的视角赋予故事新的内涵,拓展角色的情感维度,挖掘故事的深层价值,进而成就超越旧作的新经典。

《澳门风云》系列票房和口碑都在上升,钱景不错。

IP重启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中国电影IP重启处于探索阶段,从业者任重道远。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IP重启并不陌生。在中国电影的语境里,有个不好的说法叫“炒冷饭”。中国电影界有两个电影人热衷于重启自己的电影IP,一个是王晶,一个是刘镇伟。前者从大内密探鬼狗开始,从《澳门风云》(原名《赌徒4:谁与锋争》)到《澳门风云2》票房大涨,抓住了重启电影IP的命运。后者先后拍摄了四部作品,情感大圣,光之盒,东成西是2011,大话。票房曲线忽高忽低,不容乐观。

IP概念在中国电影行业的盛行,对电影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虽然中国电影IP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以产品为导向的思维来打造IP无疑是正确的。电影IP重启涉及旧IP的再开发,重新挖掘IP的商业价值,建立IP品牌,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抛开电影质量不谈,像岳光宝盒、东城Xi酒2011这样的单芯片重启项目,很难形成持续的需求刺激,仅靠一时的怀旧也难以持续。

在超级IP稀缺且被重用的情况下(如西游记IP),重启中国电影经典IP是一种有效的补偿性解决方案。重新包装的IP重启之初,就存在过度消费情怀的隐患。如何消除和克服危机,是中国电影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认真对待IP重启,新作流于表面,过度商业化,恐怕很难重新获得观众的青睐。

此外,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期待重启片,如《卧虎藏龙2》《绿幽灵之剑》《喜剧之王2》。希望中国电影能再次给我们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