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舟飞船的信息

神舟飞船是中国研制的飞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神舟飞船由三个模块和一个部分组成,即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部分,由13个子系统组成。

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神舟飞船具有起点高、在轨停留能力强的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是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的。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是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扩展数据:

航天器结构:

轨道舱:

飞船结构分为四部分: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舱。神舟飞船轨道舱为圆柱体,全长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连接,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在起飞和返回时,除了返回舱,几名宇航员一直在轨道舱中。轨道舱集工作、饮食、睡眠、清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为了使轨道舱在单独飞行时获得动力,轨道舱两侧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每个太阳能电池板除三角形外的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提供0.5千瓦以上的动力。轨道舱尾部有四组小型推进发动机,每组四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靠近返回舱的一侧有一个圆形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通道。但舱口最大直径只有65厘米,只有身手敏捷、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才能自由进出。

返回舱:

返回舱又称驾驶舱,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隔热罩)。它是宇航员的“驾驶室”。它是供宇航员往返太空的船舱。这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前面有一个舱口。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是钟形的,有门与轨道舱相通。返回舱飞船的指挥和控制中心有供三名宇航员倾斜的座位,以便宇航员起飞、上升和返回。座椅前部下方是仪表板、手动操纵杆和光学瞄准器等。,显示飞船上各系统机械设备的状态。航天员通过这些仪器进行监控,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械设备的工作。轨道舱和返回舱都是密闭舱,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保证舱内充满大气压下的氧氮混合气体,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适宜的范围,保证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附加细分市场:

附加段也称为过渡段,用于为将来与另一个航天器或空间站的交会对接做准备。在载人飞行和交会对接之前,他还可以安装各种仪器进行太空探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神舟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