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软件很厉害吗?印度制造的常用软件有哪些?

印度的软件不是很厉害,但是软件外包很厉害。印度没有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但是众所周知的WINDOS确实主要是印度人写的,但是微软拿下之后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家都不了解。

从三个方面来看中国、美国、印度的IT互联网产业,总体来说,美国软件产业强,互联网产业强。美国人无论是做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或者换句话说,无论是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应用生态建设,美国都是当今世界最高的。得益于美国强大的教育和人才引进计划,全世界的顶尖人才都愿意在美国学习、生活和工作。

中国传统软件一般,互联网强大,和我们没有创新能力却有模仿能力有很大关系。另外,我们国家是一个6543.8+04亿人口的超市,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同时,我们在互联网行业采取相对封闭的政策,这使得许多外国互联网巨头,如谷歌和脸书,无法很好地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能很好的创新,所以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很好。传统的软件创新很难,所以我们很难去开发。

印度在传统软件方面很强,但互联网一般。印度传统软件强的原因是印度的外包很强。相反,印度采取相对开放的互联网策略。国际巨头进入印度市场后,不受政策限制。巨头扎根后,创业公司很难从这些领域杀出。所以印度传统软件业不错,但是互联网行业一般。

印度是软件“富士康”。准确的说是大量外包。就像我们国家的代工一样,印度的软件产业性质相似,但从产业结构来说,软件产业更像是智力密集型企业,而代工领域更像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印度软件外包商,如著名的TCS、Infosys、Wipro、HCL等。,都是业内非常有名的,可以说是软件领域的富士康。

经过40年的发展,印度已经成为美国之外的第二大传统软件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外包软件生产基地。2014年行业收入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占当年印度GDP的7.5%。这些收入中,海外收入占6910亿美元。

在美国微软、甲骨文、IBM等众多传统软件巨头的影响下,美国软件业基本上很难产生太多的原创软件巨头,只能像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寻求外包作为巨头,补充产业。同样,由于印度采取相对开放的互联网策略,印度很难发展太多的互联网公司,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差不多。谷歌、脸书和亚马逊等巨头已经在印度扎根,很难杀死一个竞争对手。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IIT。印度擅长培养职业经理人。并不是说印度理工真的比美国名校好,而是印度理工的教学体系与美国无缝对接,印度理工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师文化,让印度人在美国硅谷有家的感觉。

印度之所以擅长培养软件和互联网人才,主要是因为印度出了著名的IIT。印度理工学院是世界上录取率最低的学校之一。印度有个传言,只有不能被IIT录取的学生才会去美国的麻省理工、史丹福、CMU、UCB等IT名校。即使是谣言,也反映了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IIT之所以强大,主要是因为两个因素。印度用英语教学。不管人家发音多奇怪,他们的学生都直接用英文教材,缩小了和英美教育的差距。同时,IIT拥有强大的工程师文化,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工程师。印度的工程师文化远远超过中国,甚至在很多方面比美国更疯狂。要知道麻省理工和斯坦福的工程师文化已经很强了,但这在印度更明显。成为印度人眼中的工程师,意味着可以去美国硅谷改变人生。

在很多印度人看来,在印度以IIT、班加洛大学为代表的学校读完本科,然后在美国以斯坦福、麻省理工为首的名校读硕士,最后在一些商学院拿到MBA学位,基本就是从工程师变成职业经理人的过程。微软CEO纳德拉和谷歌CEO皮扎·易都是印度人。

其实中国吃瓜的人经常看不起印度,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印度在软件甚至IT领域还是相当强大的。且不说微软、谷歌等知名互联网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领先于中国,全球十大互联网科技公司CEO都没有中国人或中国人),更重要的是,据说美国50%的软件外包给印度。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印度人,美国的软件公司就会倒闭。

但网上却有另一种声音,说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是虚假繁荣,很可能是巨大的泡沫。

为什么这么说?

1.缺乏巨头公司和顶尖人才

不管是微软还是谷歌还是阿里巴巴,他们都不是印度公司,而是中国和美国。而且在顶尖人才中,无论是谷歌的CEO还是微软的CEO,其实都是印度人,而不是印度人。归根结底,他们被认为是美国人,而不是印度人。

印度虽然号称“世界的办公室”,但是软件业确实非常发达,服务于世界。但是不要太自大。毕竟基本都是从事一些低端的软件外包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

2.要称霸软件行业,不仅要外包,还要看产业链资源。

简单来说,要想在软件行业引领世界,就必须吸引真正掌握软件核心技术的人才,培育或孵化像微软、谷歌这样的软件公司。同时,对软件行业产业链的掌控能力要足够强,比如半导体行业,与软件行业紧密相关。但事实上,中国很难完成这些任务,更不用说印度几乎不可能了。

人才流失到美国非常严重。

印度确实可以培养出几十万软件行业的人才,尤其是码农,但遗憾的是,印度并没有配套的软件和硬件来欢迎人才,顶尖的人往往被吸引到美国,未来甚至可能被吸引到中国。

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是两回事。前几年我们都在说中国人才流失到美国,但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回流,甚至把研究所建在了美国。但印度目前做不到,还需要时间。

但不代表印度没有优势。

尤其是在美国,印第安人和印第安人更团结,喜欢群殴,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总之,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与其综合国力密切相关,只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才能培养和留住人才。毕竟教育、交通、医疗的配套,甚至生活环境都与其经济实力息息相关,这也是印度软件业无法形成气候的根本原因。

初中的时候,地理老师跟我说,千万不要低估印度。事实上,中国擅长硬件,但没有印度软件的优势。的确,印度软件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相当重要的。甚至,你会发现,微软、谷歌等的CEO们。都是印度人,而且他们也毕业于印度著名学府印度理工学院,简称IIT!

事实上,虽然很久以前印度软件表现不错,但是现在印度软件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优势已经逐渐消失。

虽然1999印度成立了IT工业部,但在那几年里,印度创造了各种软件奇迹。

但是,你必须看到,印度似乎有优秀的软件。事实上,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只是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因为这里有无数的软件产业园,全球各大软件巨头主要在这里承包软件开发业务。这并不是他们的软件强大,而是他们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

其实印度的fosys,Satyam计算机服务公司,HCL技术公司基本都是印度的外包软件公司,确实很有实力。可惜,他们和富士康一样,每天都在给洋品牌打工。我实在找不到我熟悉的印度软件了。

前段时间印度封杀了上百个中国app,很多印度人当时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实,就是日常生活中那么多常用的软件都是中国原产的,印度本土的公司没有一个能玩!不过不得不承认,印度的软件产业还是挺强的,只是局限于项目外包,其他方面都烂透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当地经济还很落后。如果你多关注互联网行业,你会发现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科技的进步和电脑手机的普及。比如我们最有优势的移动支付,如果不是4G网络和手机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很多人还是要用现金,移动支付很难发展。

印度的现状如何?总的来说,经济建设还很落后。相关数据显示,仍有约四分之一的人处于无电地区。很多人还在贫困线附近挣扎,每天只能维持温饱;截至2019,印度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不到30%,买不起智能手机的占绝大多数。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脑,意味着大多数印度人无法成为印度互联网公司的有效用户。

这一因素严重制约了印度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本土企业如果不能在国内站稳脚跟,积累足够的用户资源和资金,自然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国外发展,这也是其他国家很少有印度软件的重要原因。

印度的人才流失也是印度本土网络企业发展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大量人才流向国外。据相关数据显示,印度是世界上人才流失最多的国家。每年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才出国,大部分再也回不来了。人才流动主要在美国,很多行业巨头都有印度高管。

其实更容易理解的是,一个人才如果呆在家里,基本上很少有像样的本土企业,最多就是把一个外包公司做大做强。出国怎么办?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薪水,还有更大的舞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管怎样,出国肯定更刺激。

但是,也无能为力。现在印度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快速发展经济,要么为人才提供足够的福利政策。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对人才流失还不够重视,自然对这两种方式都缺乏兴趣。印度互联网人才如果不想在国内外包,只能离开国外,人才流失还会继续。

事实上,从整体情况来看,印度的软件外包虽然每年从国外赚取了足够的利润,但也对印度的互联网产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软件外包行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是缺乏创新。我们只需要拿到客户的需求,一切按照要求去做。根本没什么可创新的。印度互联网公司参与外包越多,能够自主研发的公司越少,国内市场的空白自然给了其他外国公司可乘之机。

印度在中国封杀数百款app后,印度出现了大量山寨app,不仅功能完全相同,就连产品的logo也基本相同。比如我图中展示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山寨版茄子快传。基本上十几个app在logo上没有明显变化。没有脸没有皮完全可以复制,就是没有创新的印度企业也可以。

总的来说,印度出现互联网巨头的概率远远小于中国。除非未来印度国内的互联网环境能有很大改善,企业能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否则他们的互联网企业永远是外包打工仔。

印度有很多软件外包业务。在美国,很多技术签证是给印度IT工程师的。微软和谷歌有许多印度IT工人。印度软件主要用于出口。由于外包软件的蓬勃发展,本土品牌和知识产权寥寥无几。

常用软件,windows是印度程序员开发的。

印度的软件不好。软件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架构和函数库,在印度都不好。软件相当于盖房子。中国的高级程序员做的是设计、规划、建筑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做完之后,还需要水泥、搬砖、砌砖、抹灰...谁来做这些工作?当然,留给印度程序员去做。

印度人搬砖为什么会发展?依靠欧美向印度定向的产业转移,把软件搬砖行业外包给印度,给印度班加罗尔做,其他地区的人不会受益。

即便如此,印第安人也做得不太好。从产品上看,苹果的iOS和Mac OS外包给印度人开发,bug满天飞,被用户戏称为咖喱味系统。从回答者的生活经历来看,印度码农是个灾难,代码编写一点都不规范,维护直接困难,沟通非常困难。他们有奇怪的口音和非常懒惰的态度。他们给他们发邮件,当天就不回了。耽误两三天不是问题。就算联系上了,也是各种扯皮。说真的,印度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没有责任感的种族。

至于在硅谷的地位,比如在微软,不仅仅是代码写得好,还要承担与团队成员沟通、向上级主观解释自己工作价值的任务。阿三哥写的程序员代码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他可以全心全意的在专业上往上爬,表达自己,展示自己,而且很合群,很排外。只要阿三哥有一个混进了高层,他的手下马上都变成阿三哥了。一个San的IT工程师编程能力不强没关系。只要能和上面的高层领导沟通好,按照他们的理解把这些任务分配给底层码农就可以了。

很多人对印度的印象是凌乱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度的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是优秀的。

据相关统计,硅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印度裔,美国7%的高科技公司总裁是印度人。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印度CEO是外籍CEO数量最多的。包括谷歌和微软的CEO。印度人在硅谷创办公司的比例为15.5%。

印度大学;印度理工学院,世界上最难考的大学之一,只有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去了硅谷深造。

印度大部分软件公司都是外包,从事软件外包。比如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很多部分都是印度人开发的。这也造成了印度软件的落后。

印度较大的软件公司包括Infosys、Satyam Computer Services和HCL Technology。但是它的软件产品不是很有名。

我碰巧更了解你的台词。

印度的IT产业比较发达,比如新加坡和美国很多IT公司的高管和部门负责人也是印度人。印度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管怎么说英语,都很敢说,而且比较合群。

在印度再说吧。贫富差距很大。这个行业也比较赚钱,可以出国,所以一些大学生甚至高中生都会参加IT培训。好好学习。但是他们开发软件的效率不如国内,完成一个小需求需要很多天。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从电商还是社交软件,中国都比他们快很多。

常用的软件在国内很少使用,他们软件开发的交互体验可能不太适合中国本地用户。

印度有发达的软件服务业。

windows等美国软件可能有印度程序员写的代码,但windows不属于印度软件。进入软件公司做程序员写软件代码和做公司老板经营软件品牌完全是两码事。

印度品牌软件在中国从来没有见过。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有强烈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需求,这些都是中国本土it企业做的,印度什么都没发生。

印度所谓的软件行业,其实就是欧美软件公司的苦力,干着最脏最重最没技术含量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