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靠左行驶的国家。

中国、英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靠左行驶。

火车靠左行驶是一种历史习惯。当初英国人发明的火车是靠左行驶的,所以很多国家都纷纷效仿并传承下来,大部分都遵循靠左行驶的原则。

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列车沿线的信号系统从一开始就设置在铁路的左侧。以后有了复线,信号系统就不能改了,沿途只能设置在左侧,所以火车只能靠左侧行驶。

大多数国家靠右行驶,只有岛国等部分国家靠左行驶。靠右行驶是出于安全考虑。据说双手握方向盘时,遇到紧急情况,大部分人会下意识地打右方向盘,靠右行驶不会冲到对面的反向车道,危险性较小。

中国火车发展史上的四个阶段:

1,蒸汽机车时期

中国修建的第一条官方铁路是清政府于1881年倡导的“唐旭铁路”。中国的第一列火车是由当时唐旭铁路总工程师的妻子仿照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建造的,并将其命名为“中国火箭”。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的两侧各雕刻了一条龙,所以他们称之为“龙”机车。

从大约1830到大约1900。这个阶段以蒸汽机的发明和钢轨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代表,解决了铁路发展动力和钢轨的关键问题,促进了铁路的大发展。

2、内燃机车时期

9月9日,1958,我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在北京长辛店机车车辆厂研制成功,机车的3万多个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1959年,我国第一台柴油液压试制成功。当时命名为“卫星”,经过长期改进,最终确定为东方红。

1964“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批量生产。到1969,已制造出4000马力的内燃机车,如“东风”、“东方红”、“北京”等内燃机车。

从1900左右到1950左右,各型内燃机车一直在我国多条铁路线上拉长列车,部分主要干线的直达客车也基本实现了内燃机车牵引。

3、电力机车时期

宝鸡至成都铁路(宝鸡至成都)是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修建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除宝成路外,还修建了多条电气化线路。同时,韶山电力机车(1994)在国内研制并投入使用,1997开始批量生产和改进。

1950 ~2000这一时期铁路技术的进步主要集中在机车技术的进步和钢轨断面的改进上。特别是电力机车的出现,为铁路的发展提供了清洁的动力。

4.高速列车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首先提出高速铁路的构想,最早开始试验工作。我国高速列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以国外引进为主,自主研发为辅。2000年,“神舟”号内燃动车组诞生,又名“大白猫”。后来又有了“先锋”和“中华之星”电动车组。随后中铁高速系列陆续投入运营。

中国最早以“吸收、消化、再生产”的理念引进日本和德国的高速列车。通过日本和德国的技术支持,我们将学习和再创造。从高速列车的外形可以看出,中国最初的和谐号与日本和德国的高速列车相似,尤其是CRH3,具有德国高速列车的许多特点。

2065438+2007年2月25日,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具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正式投入运营。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复兴号”动车组的研制成功和运营,标志着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高铁的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