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春的SWOT分析
1.中国白酒与其他白酒的SWOT分析
-优点:1)独特的技术。白酒是采用独特传统固态发酵的蒸馏酒,香气成分多。比如茅台有963种香气成分,泸州老窖和五粮液有674种,山西汾酒有484种,而啤酒、葡萄酒、黄酒都是发酵酒,香气成分很少。2)饮酒史长。白酒诞生于汉唐,普及于元代,成熟于清代。以其无与伦比的清香和令人兴奋的特性,一直是中国白酒消费的主流。江浙一带除黄酒外,白酒用于公务宴请和个人使用。以全国饮料酒产量1.949为例,总量为1.6万。啤酒7000吨,占总量的4.38%;葡萄酒0,200吨,占总量的0.13%;黄酒2.5万吨,占总量的1.5.63 %。即使是2006年,全国产销总量也是4072.53万吨,其中白酒400万吨,占比10%。酒占1.2%;黄酒占1.96%;啤酒占86.3%。虽然啤酒的产量是白酒的8.85倍,但其酒精含量只有白酒平均酒精含量的十五分之一左右。而且啤酒价格低,2006年销售收入800亿元,只有白酒销售收入的4/5。2006年白酒同比增长18.18%,而啤酒同比增长仅为14.69%,说明白酒相对于啤酒的经济和发展优势。3)深厚的文化底蕴。白酒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是具有自然属性的物质饮料,又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精神文化消费品,或者说是以满足人的心理感受为主要目的的“感性商品”。人们饮酒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食物的生理需要,吃到美味佳肴和营养价值的满足,主要是为了满足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交需要,喜忧参半的情感需要,追求心理和精神价值的需要。比如人们喝茅台酒,主要追求一种高档健康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喝的是文化,卖酒也是卖文化。4)良好的经济效益。自汉初以来,酒税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全国各行各业中,烟酒税是最高的。在葡萄酒行业,白酒的税率远远超过其他酒类。目前我国注册的白酒企业有3.7万多家,批发零售企业有几十万家,是国家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6年来,白酒共为国家上缴税收388.96亿元,是啤酒的1.08 [fs: page]倍,是葡萄酒的14.79倍,是黄酒的41.05倍。2006年白酒行业利税总额240亿元,是啤酒1.71.04亿元的65438倍,是葡萄酒和黄酒的几十倍。5)消费群体广泛。白酒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植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人习惯喝中国白酒,中国白酒离不开中国白酒。6)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如农业、包装、印刷、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促进了下游的循环经济。比如茅台酒糟用来做有机肥、有机饲料、昆虫活性蛋白等。7)安排了大量就业人员,有助于社会稳定。
-劣势:1)按照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标准,白酒生产的粮耗和能耗略高于其他种类的白酒(当然也是粗粮的深加工和精加工)。2)产品相似。缺乏创新;3)技术门槛低导致小酒厂多,产品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低;4)整体装备水平低,“三废”治理仍需加强;5)营销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进程,特别是一些个体酒厂缺乏诚信意识,导致虚假广告;流通秩序混乱,假冒伪劣猖獗,税收流失严重。
-机遇:1)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企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提供了外部环境和动力;2)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将给白酒行业带来机遇,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3)小康社会的建设将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也将对白酒产品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的提升和改善形成推动力;4)税收政策有助于白酒的发展,尤其是消费税和所得税的减免;5)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力增强,努力改善国际形象,引发了外国人的“中国热”。
-威胁:1)国外消费文化对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影响,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2)替代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如啤酒、葡萄酒、功能性饮料等;3)非职业司机的快速膨胀和交通安全管理的严格同步推进。
2.中国白酒与"洋酒"的SWOT分析。
优势:1)中国人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口味习惯。2)“健康”“生态”酿造技术,即固体发酵技术酿造的酒香气成分和健康营养成分高于液体发酵酿造的酒,如饮用茅台酒增加体内金属硫蛋白。3)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崛起,国力的提升,话语权的增加,中国文化和中国制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认可和尊重。
-劣势:1)规模不如国外白酒集团;2)出口不如国外白酒集团(比如2005年法国葡萄酒和蒸馏酒出口7741亿欧元,相当于空客A320的销售额124,而中国白酒出口只有1.81 F B);3)资金运作不如国外白酒企业(见上页表1、表2、表3),说明中国白酒公司由于体制等原因,资金闲置、库存资金严重,周转缓慢。
-Opportunity: 1)经济全球化为产品带来增加出口的机会;2)文化多样性也带来相互理解和融合。识别的机会。就像中国的丝绸、陶瓷、茶文化被外国人接受一样,经过宣传推广,外国人也会喜欢中国的酒文化和中国白酒。3)2008年奥运会和2010世博会的机遇。
-威胁:1)外来文化的影响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消费方式。2)国外公司资本运作(如帝亚吉欧公司收购方水晶16.6%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轩尼诗公司收购剑南春旗下四川文君啤酒厂55%股份)。
3.酒是长期价值投资的首选。
(1)白酒行业的生产工艺特点、技术特点和生产经营特点不会改变。
白酒行业没有复杂的劳动,不需要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为白酒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白酒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有了现代化的营销和品牌,往往能造就一只大牛股。
越是有影响力的品牌,越是知名的品牌,越是历史悠久的酒,其营收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越高,这大概是葡萄酒行业的一个本质特征。其次,近十年来,白酒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一直是各类白酒中最强的,白酒获得了数量和盈利能力的连续冠军。那些认为白酒会随着社会饮食文化的变化而退出历史舞台的人是不合适的。
(2)对酒的需求是无限的。
白酒的需求是无限的,其无限性表现为时间段的无限性、规模的无限性和数量的无限性,所以名酒本身就具有产生成长股的特性。
(3)酒的品牌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形成的,时间和历史的壁垒不容易被超越。
时间和历史的壁垒永远无法跨越,唯一无法跨越的壁垒就是历史和文化的壁垒。这一特点在名酒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先天的行业特点优势,也有难以逾越的历史品牌时间屏障。
(4)国内上市的名酒财务数据明显强于其他任何行业。
白酒行业的分析让我们认识到,一个白酒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历史品牌+口味优势+治理结构和管理激励优势。
以后哪个酒庄好?品牌历史优越,品味独特,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激励制度完善。一旦满足这些条件,未来就是大成长股。所以我们会遵循三个条件:品牌、品味、治理结构、管理激励。
4.中国白酒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措施。
发展战略:坚守传统工艺,加大科技创新,注重清洁生产,稳步提升质量,不断优化结构,努力节能降耗,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循环经济,持续增税增效,打造跨国公司。
目标:未来5-10年,白酒年产量增长5-10%,年销售额增长10-20%,年利税增长15-20%。
措施:1)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公平的制度。有序的生产和流通秩序,促进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2)完善税收政策,公平纳税,加强征管;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刻认识白酒产业是粗粮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其上下游产业对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取消对白酒行业的限制,发扬中国白酒的优秀历史和文化。领导者要带头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4)加强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的白酒市场;5)加大打击假冒侵权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6)加强原产地保护,重点加快保护区优质白酒发展;7)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提升白酒行业核心竞争力;8)支持企业不断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追求卓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面向新世纪、面向未来的高素质科研、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9)支持著名骨干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产品差异化战略,整合供应链体系,着力培育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支持企业打造跨国公司;10)行业协会要带头引导企业面向市场,适应消费,满足多样化需求,参与全球竞争,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国际化道路,积极响应和帮助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享受与国外白酒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让中国白酒作为普通消费品走出去,不受国外关税壁垒的影响,支持中国白酒走向世界饮料行业。要使中国白酒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蒸馏酒,使中国酒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白酒成为世界第一饮料,还需要30-50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