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隐含了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要求。
民法典强调所有的市场主体都是平等的主体,它保护每一个主体的财产权,规定了市场经济发达城市的契约规则和交易制度,使每一个权利受到侵害的主体都能得到法律的保障。
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权利和自由。
人民是历史的缔造者,市场是创造力的发源地。民法典是一部权利法,确认了各类民事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所享有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权利。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在民法典的总则部分,通过法律行为制度确立了私法自治的基本原则,为各种民事行为的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其法律行为全部有效。法律行为不仅可以书面形式作出,也可以口头或其他形式作出。同时,当事人也可以通过附加条件和期限来设定法律行为的效力机制。
在民法典的物权编中,通过规定自有权和其他物权,确立了市场交易中物权的界定和运用的基本规则。中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财产权是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分别规定了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企业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用益物权是支配他人财产的权利,包括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和地役权,以及为财产交换价值而形成的抵押、质押、留置权。对于数字时代的新型财产,民法典也确认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民法典合同编》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根据市场交易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运行状况,系统规定了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保全、变更和转让、合同关系的终止以及违约责任,构成了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普遍适用于我国各类民商事交易。
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的安全和稳定。
安全的市场维持交易信任,稳定的市场促进交易繁荣。民法典秉持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根据能力确认、法律效力否认、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等具体规则,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
民法典特别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其合法利益受到非法损害。因此,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否则直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同时,对于已满8周岁不满18周岁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接受的赠与以及其他纯益性的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应当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生效,以保护其必要的行为利益。
民法典专门否定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行为,通过否定法律效力和法律责任的方式保护对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方当事人利用另一方当事人处于危险状态、缺乏判断力的情形,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为了避免校园贷等高安全风险的交易,民法典明确禁止高息贷款,并要求贷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此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也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法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法律地位平等。
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