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应该怎么参与合同审核?从哪些方面作手?

一个企业是否有财务人员参与合同审理的权限,通常有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分工明确,业务复杂,税务风险必须规避,财务人员参与成为必然;二是企业管理者规范管理意识强,财务人员参与合同审核,既能防止不当风险,又能让财务人掌控业务过程。

在实践中,中小企业和土豪文盲式老板多数不太在意合同协议的规范和风险,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不会积极让财务人参与,既使后期有问题,也会摆锅让操作人自己想办法。

若企业管理者重视财务人在合同协议的审核作用,财务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财务人一定要熟悉该业务的全部过程、双方的目标和意图。不熟悉业务情况,是无法参与审核的。

第二,财务人要从税务的角度审核业务交易模式是否有风险或瑕疵、税负是否合理、文字表达是否完整和充分。

第三,从业务的利益目标上审核操作环节是否实现领导的意图,与企业目标是否存在冲突。若实现不了或合同对方预计不会接受,则要说明原因,让企业领导调整预期目标。

一般公司的合同最好有两次把关,一个是法务、一个是财务。这两者审核的方向和要点是不同的,所以不能进行相互替代。

1. 设定内控和合同审核的节点。财务人员要参与审核,首先,要公司流程制度有设定这个节点。如果没有制度规定,销售人员常常恨不得尽快签订合同,生意做成万事大吉,但也许合同当中有很多潜在的风险点,也尚未可知。所以,要先将合同从拟定到审核再到签订的流程规范化。

财务人员在合同评审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合同单价、数量、金额及运输方式等条项。对公司采购或供应能力进行评估,防止为公司带来损失。2、涉税事项的关注。比如事前的纳税筹划,印花税的交纳等。3、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等具体事项的评审。4、其他重要事项的关注。比如:运输方式,运价高低等,尽量为公司节约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