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说到创新对于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应该没有人会怀疑。但在中国,创新其实只是一小部分企业的事。据统计,我国只有0.03%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90%的出口产品是贴牌生产的。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似乎与创新无关。

为什么会这样?当然,还有很多外部因素,比如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尚未形成,创新动力和激励不足,创新投入和风险过高,不创新也能获得良好回报。但是,在同样的条件和背景下,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创新典范,而有的企业却表现平平?归根结底,企业还是要从自身去寻找问题和不足。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市场变得日益复杂、陡峭和不可预测。过去很多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温床,比如人口红利、改革开放红利、资源环境红利,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都不复存在。“创新或死亡”正日益成为一条铁律。无论是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还是对企业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更加迫切,也更加难以回避。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在创新中勇于尝试,有责任感,有谋划战略的智慧。

首先,要充分认识现阶段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有意无意地走了一条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道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20世纪90年代,政府和企业继续大量投资,逐步改善各种基础设施,从全球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现代化、高效和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在基础原材料、标准化产品和零部件等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规模经济效应尤为明显,使中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延续至今,我们不仅感受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实施再工业化,使我们的传统发展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及时果断转变发展方式,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将难以为继。

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如果不能及时向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型,经济效率就不会因为技术进步不足而上来,从而使投资效率呈现递减趋势。居民不仅不能分享更多的经济增长成果,资本积累还可能导致“负财富”,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终结,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责无旁贷,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其次,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要有在创新中取胜的信心和积极进取的决心。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曾经说过,“任何人都可以创新,只要他的生活依赖于创新。”还有一句拉丁谚语,大意是“需要是发明之母。”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任何企业或个人都可以产生惊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只要有绝对必要,没有退路。

比如著名的创新企业美国3M公司就是这样走上创新之路的。1906年,美国明尼苏达州6名矿工将全部个人积蓄投入“一文不值”的沙砾坑后,面临破产。他们曾希望开采有价值的矿物,但他们只找到了沙子。无奈之下,他们发明了砂纸(3M的第一个产品),然后就是辉煌的历史。发明和创新永无止境,机会总是有的,但它们属于勇敢和努力的人。

为此,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要把创新作为公司生存的必要条件,要有采取创新行动、实施创意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要相信付出总有回报,不劳则无获。企业从上到下每天都在努力追求更多的数量、更好的质量、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客户满意度,自然会产生创新;另一方面,企业再接再厉,不断创新,自然会取得上述成就和成绩。

再次,中小企业经营者要有创新使命感和创业精神,营造适合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新是企业家的职能,发明创造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没有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中小企业就不会有成功的创新。实践证明,具有优秀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反之亦然。

企业家及其创新创业精神是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但这并不意味着员工对中小企业创新不重要。相反,一个有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必须有鼓励全体员工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让每个人都以创新为荣,享受创新。因为普通员工最熟悉企业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客户接触最密切,最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产品和服务的不足,最有优势进行创新和改进。

对于资金和人才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普通员工是最宝贵的创新资源,而这恰恰被很多企业所忽视。如果他们不能做出英雄业绩,远离麻烦,忙碌的管理者很容易忽视普通工人和他们的想法。为企业生存而奋斗的中小企业经营者,绝不能压制最丰富的新思想源泉。他们要给员工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给创新者合理的回报和有效的激励。

再次,中小企业要重视非技术创新。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后者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非技术创新也不可忽视,甚至更为重要。因为成功的企业不一定是技术先进的企业,但一定是制度、管理或商业模式领先的企业。

例如,员工持股制度促成了华为迅速成为通信设备行业的世界领导者。今天美国企业的创新60%是商业模式创新,40%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价值创新。美国的苹果和中国的海尔集团都是公认的技术领袖,但苹果能从一个小众的“酷”产品提供商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海尔能在全球家电行业盈利能力普遍下滑的情况下逆市崛起,靠的不是“卓越的技术”,而是商业模式。前者是“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整合”,后者是“零库存时需要的人和订单的整合”。

美国以互联网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与65438到0998年授予商业模式(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有很大关系。我国很多企业已经把知识创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到了战略高度,但对商业模式创新重视不够。以至于一些企业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但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却无人问津。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从“客户价值最大化”的角度进行价值创新,没有从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或动力机制等方面创新商业模式,以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吸引客户的兴趣。有了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往往水到渠成。

最后,中小企业要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调保护知识产权,这对中小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小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有力工具。在国际竞争舞台上,知识产权是核心武器。美国有三大霸权,即金融霸权、军事霸权和智力霸权,其中智力霸权体现在知识产权相关产业的三个第一:PPT国际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驰名商标数量世界第一、版权相关产业收入世界第一。

长期以来,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水平制约着中国企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本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勤于模仿和引进,在与跨国公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即使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也难免会受到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打压。近年来,跨国公司习惯于使用知识产权大棒来阻止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自觉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重视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来说,没有专利保护的创新就相当于在沙滩上盖高楼。因此,企业应该建立组织和各种规章制度来保护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