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乡村旅游需求范文

农村客运发展与群众出行难的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接触和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传播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目前,全州正在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州委要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教育、科学发展水平、人民利益的总要求,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突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文山的主题,紧扣“四保四问四促”载体,强化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夯实发展基础。按照这个总体目标,如何科学发展泉州交通,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加快农村客运发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组成调研组,深入县、镇、客运公司和客运经营者,结合省政府推进丘北路、站、运、管、安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经验,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泉州农村客运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底,全州102个乡镇全部开通客运车辆,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100%;948个村委会开通公交车561辆,公交服务率59.2%,农村客运班线235条,农村客运车辆1140辆。全州8个县开通了50条城乡公交线路和243辆公交车,逐步推进GJ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城乡一体化要求。其中,文山县有15个乡镇,133个村委会,72个村委会有公交服务,公交服务率54.14%,农村客运班线26条,车辆134辆,农村公交线路9条,车辆57辆,非法客运车辆65438辆。砚山县共有12个乡镇,99个村委会,63个村委会,公交服务率63.4%,农村客运班线42条,车辆329辆,农村公交线路9条,车辆26辆,非法客运车辆1447辆。西畴县有9个乡镇,70个村委会,42个村委会有公交服务,公交服务率60%,农村客运班线24条,车辆70辆,公交线路4条,车辆9辆,农村非法客运车辆350辆。麻栗坡县有12个乡镇,96个村委会,40个村委会有公交服务,公交服务率41.67%,农村客运班线39条,车辆59辆,农村公交班线1条,车辆5辆,非法客运车辆395辆。马关县有13个乡镇,124个村委会,57个村委会有公交服务,公交服务率45.97%,农村客运班线21条,车辆45辆,公交线路9条,车辆25辆,农村非法客运车辆710辆。丘北县共有12个乡镇,99个村委会,66个公交委员会,公交服务率66.7%,农村客运班线47条,车辆194辆,农村地区公交线路7条,车辆47辆,非法客运车辆216辆。广南县有18个乡镇,174个村委会,68个村委会有公交服务,公交服务率39.08%,农村客运班线15条,车辆130辆,农村公交线路5条,车辆25辆,非法客运车辆355辆。阜宁县有13个乡镇,145个村委会,65个村委会有公交服务,公交服务率44.52%,农村客运班线27条,车辆91辆,公交线路4条,车辆13辆,农村非法客运车辆320辆。YBasK-kom

二,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有利条件

(1)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GJ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实施通畅工程。20xx年至20xx年,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积极努力,20xx年,全州组织实施了连接4个乡镇的油路150公里,连接30个行政村的等级公路项目222公里,累计投资65438+3.346亿元;20xx年,泉州组织实施了150公里解决通往5个乡镇的油路、1630公里解决通往行政村的170级公路、428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和186公里边境发展富民工程,投资6.116655。20xx年,* * *力争671.3公里解决通往26个乡镇的油路,是上年的4.5倍,1180公里解决通往行政村的135级公路。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的实施为加快农村客运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农村客运站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xx年底,GJ和省* * *下达我州农村客运站建设项目58个,已完成23个,建设投资2046万元。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为发展农村客运,改善农民乘车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条件。

(3)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xx年泉州市8县州地方公路管理系统349名职工、128名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地方财政支持,解决了有限的公路养护资金养护人或路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国办发[20xx]49号),交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胶公路发[20xx]40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郑云办发[20xx]172号)、文山、桂于20xx年实施。 通过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现管养分离,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行政执法管理,进一步有效保护农村公路路产权益。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将得到保障,全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由改革前的每年450万元增加到每年4365438+万元(县道7000元/公里,乡道3500元/公里,村道65438+万元/公里),为加快发展农村客运,保障农村公路畅通提供了保障。

(四)发展农村客运的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下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在全州337227.8万人口中,农村人口* * * 305.43万,占总人口的90.57%,广大农村人口有巨大的出行需求;三是GJ将加大对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民出行的基础条件将逐年改善;第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外出需求增加。

(五)农村客运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州人民政府《文山州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发展农村客运实施方案》(文〔20xx〕86号)精神,结合丘北县近年来农村客运市场发展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坚持人、车、路协调发展,路、站、运、管、安并举,进一步完善全州农村客运网络,为农村客运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引进和支持有实力、有资质的个体运输业进入农村客运市场,让广大农村群众得到实惠。不断加强运政队伍建设,着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非法客运的打击力度,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客运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6)狠抓* * *管理,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切实加强农村道路安全管理,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督促客运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对客运经营者和驾驶员安全意识、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同时加大路检、路检、三关、一监管力度。严格管理农村客运车辆,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必须达到GJ规定的标准,防止非法客运车辆、报废车辆和其他安全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做到规范运营、安全运营。

三,农村客运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泉州整体交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在全州23086.47公里的公路中,按行政级别划分,国道305公里,一般国道398.32公里,省道630.722公里,县道4333.063公里,乡道4939.008公里,专用道524.65公里,村道12177.298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305km,二级公路103km,三级公路1252.813km,四级公路4237.601km,对外公路17410.922km,占公路里程的75%。目前,泉州今年24个乡镇实施后,仍有25个乡镇870公里未实施输油管道工程;今年实施95个行政村后,仍有344个行政村3870公里不通,仍有81个乡镇没有农村客运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农村和村道,道路畅通下雨,道路封闭交通,路桥堵塞的情况非常普遍。人们出行的基本条件没有完全解决。

(2)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地方配套困难。目前,GJ实施的双向项目补贴资金有限。通达工程GJ每公里补助65438+万元,通畅工程GJ每公里补助40万元。由于我州8个县都是GJ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方配套资金存在很大困难。此外,农村公路建设地质、地形复杂,导致工程量大,民用炸药、沥青价格大幅上涨。修建1km四级油路或水泥路需要70-80万元,修建1km四级齐块碎石路面需要45-55万元。

(3)农村客运优惠政策难以解决。农村客运:一是道路等级低,运营成本高;二是受季节、集市等因素影响,客流量较小;三是非法营运普遍存在,合法客运缺乏竞争力;四是组织引导存在问题,对放开农村客运市场研究不够。我州积极向省里争取农村客运税费减免优惠政策。除省内试点县丘北县享受部分优惠政策外,至今未获省批准,导致税费减免工作未能落实,合法农村客运缺乏竞争优势,非法经营现象仍普遍存在。

(四)农村客运站建设滞后,利用率低。由于农村客流量小,经济效益低,农村客运站的运营费用是日乘车费的4%,站务人员工资不够。管理难度大,对进站和回人到目的地的管理、农村客运安全的检查难以落实,导致一些已建客运站无法正常运行。同时,农村客运站GJ和省补助建设资金有限,每个客运站补助30万元,而建设一个农村客运站需要投入800 ~ 1.3万元。20xx年以来,我州农村客运站建设项目下达58个,目前仅完成23个,滞后。除征地补偿外,建设相关费用较高,部分乡镇土地协调停滞,导致农村客运站建设滞后。

(5)打击非法客运难度大。目前,泉州市共有非法营运客运车辆6373辆,其中小型客车11,微型客车1324,轿车112,三轮摩托车988,两轮摩托车65438,双排座。农用车347辆,拖拉机1191辆,二手车占70%,未过户占25%,从事非法营运人员6488人。在县城到乡镇以及农村公路网形成一定规模后长期从事非法营运。

非法操作的危害:

1.道路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非法营运车辆的保险范围对乘客而言普遍不足,仅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即使是乘客险承保的车辆,也只承保了每个座位2万元,农用车基本无力赔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风险偿还能力较弱。如果承运人死亡,事故发生后没有人承担民事责任,造成社会不稳定。

2.由于农村客运市场面积大、线路复杂,泉州市运管部门正式编制管理人员只有129人,难以对泉州市道路运输市场实施全面深入的监管。泉州不同区域、不同线路都不同程度存在非法客运,整治难度大,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3.非法营运人员证照不统一,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客运从业资格培训,对客运运营知识了解不够。车辆技术性能差,运行后不定期维护检测,带病运行。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难以对运营操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监控,超速、超载、赶会,安全得不到保障。

4.违规操作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加。由于非法运营、低价运营,规避各种税费,在运营中溢价,擅自定价,客源好时哄抬运价,客源差时压低价格,经常与合法运营的客运线路在正线、热线上竞争,经常发生纠纷,正常客运线路多次停运,形成群访,扰乱正常客运运营秩序,损害旅客合法权益,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

5.道路客运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车辆非法营运无力承担交通事故后果,往往导致经营者赚钱。政府戴孝的情况不仅危及广大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给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排查风险赋予了沉重的行政责任。据统计,20xx年至20xx年三年间,农村路网共发生自用汽车、农用车、拖拉机、低速货车等非法载客交通事故218起,死亡147人,受伤304人,造成经济损失530余万元。20xx年2.4的事故死了6个人。

6.历史原因使得客运企业管理难度加大。首先是乘用车的产权因素。目前集团公司运营的车辆只有65,438+00%为个人所有,其中90%为个人所有。在运营过程中,经营者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社会效益,车头难以下,钻了短途运营和合法客运的空子,供需矛盾突出;二是个别司机擅自炒作客运列车经营权,导致客运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个人90%挂靠公司经营车辆,主要是为了公司的线路经营权,按班线承包经营,10多年不变。在这些线路中,形成了排他性运行,稍有其他车辆参与运行,就停止工作,停止运行。导致公司管理变得不到位,引发了线路经营权的炒作。乡镇公交车运营成本从65438+万元增加到30万元,跨县公交车运营成本从65438+万元增加到60万元,跨省市州公交车运营成本从80万元增加到654.38元。三是客运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受到制约。

四、发展农村客运的政策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做好农村公路通路和通畅工程建设,按照多标准等级、多样化路面、多形式结构、多渠道融资的原则,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今年桐乡油路671.3公里和行政村公路1180公里建设任务,力争“十一五”末全州实现桐乡油路和行政村公路

(2)改善乘车条件,搞好农村客运站建设。总结推广丘北经验,积极探索路、站、运、管、安的有效途径。农村客运站建设要投资主体多元化,因地制宜调整标准,形式多样化,多渠道筹集资金。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客流规模,本着满足需求的原则,确定站点规模,建设适合群众出行的农村客运站、点、亭。努力完成58个农村客运站建设任务,力争在“十一五”最后两年完成乡镇客运站建设目标。

(3)加快管理养护改革,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在总结推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加快改革,管好用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克服过去重建中忽视管理养护的观念,牢固树立建设就是发展,养护就是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4)争取优惠政策,培育农村客运市场。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农村客运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客运的政策支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从事农村客运。对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从车船使用税、养路费、运输管理费、客运附加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农村客运按照多予、少取、放开的原则,享受与城市公共交通同等的优惠政策。

(五)鼓励发展农村客运,解决广大农民的出行困难。进一步修订完善《泉州市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实施路、站、运、管、安一体化建设,坚持新建农村公路、农村客运站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的原则,力争到“十一五”末,85%以上的乡(镇)有客运站,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为实现这一目标,组织形式为:一是以文山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为主体优先发展农村客运,在县分公司设立农村客运公司,有效组织农村客运;二是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从事农村客运,采取转让农村客运线路经营权、投资建站、修路、护路等形式,按照政府投资为主、民间投资为辅、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从事农村客运,加快农村客运发展。在运营方式上:一是在有条件的县、村优先安排城乡公交,逐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让农村的广大农民享受到城市公交的便利;二是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条线、一家公司、一条冷线、一条热线”和“干线与支线搭配”的方式,按照GJ交通运输部《道路客运线路经营权招标投标办法》向社会公开招标。对申报经营农村客运、经营村村通农村客运线路的经营者,只要符合条件,运管部门将在开通审批、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三是农村客运车辆运营不受一车一证限制。客运班车定班、定点、定线原则中的一项或几项规定不能实行的,可自行调配在营运区域内独立运营,组织街车,启动滚动循环;第四,打击非法经营,要标本兼治。对技术条件符合要求、驾驶人具备农村客运从业资格的非法营运车辆,要整合现有农村运力,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农村客运公司化管理。

(六)抓紧* * *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统一公安、交通、农业、安监、专兼职协管员、基层监督员、义务协管员的力量,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扩大管理覆盖面,有效防止农村道路漏管、失察。推广丘北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一对一、一对一”监管方式,按照户籍管理办法建立农村客运机动车和驾驶员名册,实行一车一档,全面实施农村客运驾驶员监管。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客运机动车和驾驶人的源头管理,加强农村道路巡逻管控,严厉查处和严厉打击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非法载人、无证驾驶、无证无照上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格检查车辆,防止报废车辆流入农村。交通运输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客运企业的监管,督促客运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同时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加大对非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和谐安全的农村客运环境。

(七)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发展农村客运,解决农民出行困难。发展农村客运涉及面广、困难多,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形成合力。因此,建议州人民政府成立加快全州农村客运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县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部门协作,切实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加快发展农村客运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实行目标管理,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