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经济社会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强劲。工业总产值738654.38亿元,增长2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8.7亿元,增长24.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69.4亿元,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食品饮料制造业产值66.5亿元,占9.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296.8亿元,占比44.4%;机械制造业产值8765438亿元,占比13.0%;建材制造业产值49.9亿元,占比7.5%;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27.6亿元,占比4.1%。出台新的产业扶持政策,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的扶持资金。大力推进园区产业集聚,支持“一区两基地”错位发展,望城经济开发区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新型有色金属深加工高技术产业化基地成功挂牌;潼关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稳步发展,中石油长沙油库等5个项目投产。吴山创业致富基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入园企业24家。产业集聚程度和龙头企业带动力不断提升。
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5230万元,同比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3144225万元,增长4.9%;林业产值6532.5万元,增长5.4%;畜牧业产值654.38+0.828782万元,增长3.1%;渔业产值34347.3万元,增长6.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049.5万元,增长6.0%。全年水稻总产量3441万吨,下降0.3%;全年蔬菜种植面积32720公顷,比上年增加2853.33公顷,蔬菜产量991.9万吨,增长1.4%。茶叶产量639.8吨,增长3.19%;水果产量36358吨,增长10.94%。启动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试点县(区)建设,实施各类水利工程2700多项,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成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之一。建立区域农业发展集团,完善“三农”投融资体系;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合作社100家、现代农场100家、示范大户100家),培育农业领军人才165438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5448个。积极推广机械化插秧和无人直升机植保技术。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扎实推进,望城蔬菜产业示范园初具规模,长沙现代渔业生态示范园、向太农业科技园区等项目稳步实施,现代农场经验向全国推广。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积极举办望城名店跨城巡展,龙湖、澳海等楼盘产销两旺。全区完成房地产投资1053亿元,增长72.8%,实现商品房销售220万平方米,增长70%。法明商业广场、红星美凯龙加快建设,世纪城(一期)、汽车经销商文远商贸城建成开业。万田国际(一期)、高星物流园(一期)、金桥国际商贸城吸引了投资热点,商贸流通业发展强劲。招商银行、华融湘江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入驻,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我们支持千龙湖成功举办世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城市(城区)联盟首届峰会,61个国家的大使、市长齐聚望城。休闲旅游“望城模式”享誉海内外,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特色县(区)。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3亿元,接待游客7965438+1万人次。
2001年邮电业务总量62765438+80万元,增长9.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890万元,增长5%;电信业务总量9098万元,增长19.6%;移动业务总量3.62亿元,增长1.1%;中国联通业务总量654.38+025.30万元,增长35.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6万户,互联网用户5.8万户。
该项目建立了生成的活力。突出产业投资,强化成本效益观念,提高政策优惠精准度,完善事前审查、过程管理、绩效清洗等机制;组织团队赴北京、天津等地招商引资,积极参加第八届中博会、上海投资推介会、“港洽会”等重大活动,举办产业招商专场推介会,招商引资的数量、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新引进项目80个,其中工业项目38个,亿元以上项目12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李安东U谷、开利之星国际进口汽车城、奥克斯广场等一批优强项目成功落户。扎实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对267个重点问题进行重点交办和分类。扎实开展“项目集中开工月”、“百日大会战”等活动,逐项目开工,逐季度攻关。全年布局重点项目187个,实际开工177个,占年度计划的94.6%。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创历史新高。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坚持“一镇一特色”,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新康戏乡街道顺利开通,书塘镇、鸣凤古驿站风貌初显,潼关小城、桥口渔都生机勃发,古武白左、葛塘集镇魅力绽放,被评为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推行城管月考评、月奖惩、月通报制度,充分发挥人民城管协会作用,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会引导、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加快节能减排步伐,完成6家企业清洁能源转换和5家粘土砖厂退出。大力开展“十美”创建,新增绿化面积300公顷,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金山桥、京港等街镇和白马、沾水等村荣获全市“十佳”。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县城称号,井岗、茶亭、新康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6847人,增加城镇就业7389人。动态清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五项社会保险共涉及182万人,征缴社会保险费9.6亿元,发放保险金610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领先全省,医保覆盖率达98%。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少地农民生活补助分别提高到90元/月和400元/月。农村五保户每月分散供养标准为300元,集中供养标准为675元。改造农村危房200户和棚户区1600户,建设廉租房420套,筹集公租房766套。深入推进扶贫常态化,开通雷锋“580”应急热线,筹集雷锋慈善基金1.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实现住有所居,民生支出率和民生工程财政保障率居全省首位。完成29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升级改造,成功引进长郡中学合作办学,高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完成高塘岭、潼关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和13村卫生室改造。区人民医院引进名院、名医,打造特色诊疗科室,7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特色科室。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鼓山体育公园、红色文化展览馆、欧阳询文化公园、西心寺“和谐”文化公园建设扎实推进,雷锋纪念馆、群众文化体育中心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1565438+90万元,增长17.3%。其中,城镇零售额507834.6万元,增长19.9%;农村零售额134317.3万元,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21.462元,增长1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44元,增长1.9%,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