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合约风险。合同是企业经营行为中最基本的法律文本,由合同引发的法律风险是企业中最常见的合同纠纷,合同风险是企业法律风险中最常见的主要内容。合同风险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从企业的设立到解散,从企业的外部经营到内部管理。可以说,合同风险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与企业的其他法律风险相互交叉。综合来看,企业最主要的合同风险当然是对外经营过程中与其他市场主体签订的合同产生的纠纷,包括合同主体问题产生的纠纷、合同条款不完善产生的纠纷、合同履行产生的纠纷等。
2、企业设立和解散的法律风险。企业在设立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往往会为企业的健康运行埋下隐患,并导致公司成立后内部纠纷频发,而有些纠纷是在公司成立过程中产生的,甚至公司无法成立。如发起人出资不足或抽逃注册资本、发起人违反出资义务、出资权利瑕疵等纠纷,以及设立虚拟股东、隐名投资人引发的纠纷。在公司解散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涉及公司清算和债务承担的纠纷。刑法涉及的罪名有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罪、抽逃出资罪;
3.公司内部权益纠纷。公司成立后,各种内部纠纷一直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而新《公司法》颁布后,大量新型纠纷出现,使得内部纠纷成为近两年法律上的热门话题。如股东对股东、股东对董事会、股东权益诉讼、股东请求确认公司设立无效或撤销、公司对股东或管理人员的诉讼等。
4.企业重组、并购和投融资的法律风险。企业改制最常见的案件是指改制过程中涉及双方的纠纷,如企业公司制改革纠纷、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纠纷、企业分立纠纷、债权转股权纠纷、国有小企业出售合同纠纷、企业合并合同纠纷及其他改制方式纠纷等。还有一种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即纠纷的发生与改制的结果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一般民商事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发生了改制行为,就涉及到企业改制前的债权债务由谁来主张或承担的问题。此外,企业在对外投融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纠纷,成为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5.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主要包括企业自有知识产权的应用、保护机制不完善导致的风险、企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产生的纠纷、企业侵犯知识产权、员工行为不当导致的知识产权风险。
6.企业侵权纠纷风险。企业在对外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侵权行为的发生,如因企业的产品受到伤害而导致的侵权行为,以及因企业向他人或其他主体提供服务而导致的侵权行为。对于部分企业,会有具有行业特点的具体侵权行为,如化工、电网等高风险行业,高速交通行业,商业服务业,医疗行业等容易发生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纠纷的行业。
7.人力资源纠纷风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从招聘、面试、录用、使用、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待遇直至员工离职都受到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任何不符合法律的行为都可能给企业带来劳资纠纷,并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人力资源纠纷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有效管理的瓶颈,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难点,在企业重组中最为突出。常见的劳动争议有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和开除职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工伤、保险、职业病、工资和劳务派遣等;
8.税收征管中的法律风险。由于企业基础管理不健全或忽视内部管理,外部监管不力,一些企业不遵守国家财税制度,玩数据游戏或捉迷藏,以偷税漏税为目的,擅自内外搞其他套账。有的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虚报品种和数量,骗取关税等。日常经营活动中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案件也时有发生。这些行为都存在严重的税收征管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不得提取。
公司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应当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也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公积金。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的税后利润,由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分配;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股份,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得按照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股份的除外。
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进行利润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