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核电站数控系统

随着阳江核电站5、6号机组数字化仪控系统自主化意向书的签署,中国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将100%在阳江核电站国产化。承担此项建设任务的中广核集团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目前正依托阳江5、6号机组进行科技攻关,计划于2010前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级系统样机,实现自主研发的核级系统上线应用。这将是中国核电自主化、国产化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中国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

数字化仪控系统作为核电站的关键设备,是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主设备比作核电站的树干,那么数字化仪控系统就是核电站的神经和大脑。系统从设计到制造,需要满足可靠性、安全性、系统复杂度、接口处理等要求,融合了计算机、通信、显示、控制等多项技术。之前其核心技术一直被3到5家国外公司垄断,系统设计和制造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全面国产化将填补我国数字化仪控系统领域关键能力的空白,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有助于提升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有效降低核电厂建设成本,促进我国核电行业相关产业发展。

2004年,为实现国家“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行”的目标,中广核决定在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中采用最具挑战性的全数字化仪控系统和先进的控制室系统。2005年6月5438+10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工程应用设计、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推动后续核电项目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国产化和自主化。

2007年以来,随着红沿河、宁德、阳江等核电项目的开工建设,中广核集团发挥业主主导作用,依托项目建设,深入系统地推进数字化仪控系统国产化。根据计划,在红沿河核电站1、2号机组项目中,广利核公司独立承担了数字化仪控系统非安全系统的设计和供货,整个系统国产化率达到60%;在宁德核电站1、2号机组和阳江核电站1、2号机组,国产化率达到70%-80%,实现了项目负责人由外方到中方的转变;红沿河、宁德、阳江核电站3、4号机组,国产化率达到或超过80%,逐步完成了由国外厂商向国内厂商的转变。在此基础上,阳江核电站5、6号机组建成后,将实现全范围零国产化的突破,实现中国总承包,承担技术责任、非安全责任和安全责任。

目前,作为中广核集团推动核电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一环,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在核电数字化仪控领域形成了完整的配套机制,从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集成、系统测试、产品研发制造到安装调试、维护和设备管理,逐步掌握了数字化仪控核心技术,形成了自主开发创新、系统集成和国产化的能力,居国内同行前列,获得全国市场份额。同时,公司还承担了国家863计划“核电行业重大工程成套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三个重要子课题的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