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学习“不熟悉”的知识和“生存”能力?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避免死记硬背知识,实现知识点之间的透彻理解和转化,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因为学习不仅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学习,还包括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学习,所以我们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知识迁移的技能。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并做了以下探索:

第一,培养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学生在学习中过于注重知识个体的孤立、机械记忆和理解,讲事实,割裂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扼杀了解题能力。现代学习理论非常重视学习的迁移,要求学习的目标是形成学生举一反三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目前,各级考试,尤其是高考,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查,其中学生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习质量的核心。然而,在实际操作和应用过程中,大量学生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面对新的问题和情况往往无所适从,或机械地复制知识,或随意编造,直接影响解题效果。比如在谈到“变法维新”的思想时,根据洋务运动的知识,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洋务运动是否改变了中国三十年来积贫积弱的局面?甲午战争的失败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带领中国走向富强。这是否意味着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是错误的?学生能从洋务运动的结果和影响中理解题目,只能就事论事,不能用所学深入分析。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地主阶级的学具拯救中国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学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涉及到经济流通、文化思想、政治制度等领域,这就要求学生对政治史、经济史有一定的掌握,从而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要重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这样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学会总结和捕捉信息,实现智慧和技能的传递。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关于如何使用的。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悟出来的”。学生要了解和学习收集信息的方法,掌握采访、上网、查阅书报杂志、问卷调查等获取信息的途径,选择有效的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组织和总结信息,同时学会如何在调查研究中如实记录基本信息,如何从调查结果中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在这些过程中,最重要的知识转移是智慧和技能的转移。这一阶段获得的各种智慧和技能,会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不断实践和迁移,使学生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即学会了学习。要学会判断信息材料的真实性,识别与本研究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材料,剔除边缘材料;反思结论是否充分回答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用其他方法获取支持结论的证据;反思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研究结果,是否有其他解释。

第三,构建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连接。

只要人学习,就会有学习迁移。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知识网络结构。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在新旧知识之间、已学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使新问题、新情况纳入原有认知结构。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况就变成了“老”问题、“老”知识,降低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陌生感。比如中国近代史,就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学习时,可以根据“屈辱史”、“反抗史”、“探索史”三条线及其内在的实质关系,构建一个大体的、清晰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网络,让学生从任何角度将这个问题纳入并同化到这个网络中。2003年高考江苏卷有一道题要求回答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外交的变化,是典型的知识迁移题。有些考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够完整和准确。事实上,如果能按照上述要求构建一个知识网络结构,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再比如,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有一道题:“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西北地区的长期开发密切相关。请结合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长城是如何促进西北开发的。”这里的“学到的知识”是平时学习时书本上的知识,而课本上没有关于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管理,也没有关于汉长城对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所以这个题目不能纳入既定的知识结构中。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比如根据材料,修建长城是西汉开辟河西地区(西北地区)的一项举措,代表了西汉治理西北地区的努力和活动,所以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