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专利转化率

同一天,另一份报纸报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在何方》称,我国高校成果平均转化率不到20%,真正的产业化率不到5%。不同的数据统计方法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问题。本文试图阐述一个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如何提高专利的转化率。两份报告中提到了三个概念:实施率、转化率和工业化率。这三个概念没有权威解释,不容易判断概念的区别。本文使用了转换率的概念。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本文对转化做了一个简单直观的定义。本文所指的转化包括自行实施、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行实施应是专利产品的批量生产,或在产品上批量使用或在产品生产线上实际使用,不包括产品的小试或中试。一、专利转化的难点在哪里?1.专利转化的难度本身就有误区。不是每个专利都是为了转化。国内很多企业或个人为了申请专利而申请专利,大部分专利都是个人申请,很少有战略安排和规划考虑。成熟的专利申请会有很多战略考虑,有些不是为了保护技术,而是为了防止别人起诉侵权。有些专利是组合申请的,其目的只是为了保护某项核心专利技术。就像一个商标有联合商标和抗辩注册一样,真正使用的只有一项核心专利技术。然后申请的专利是为了防止别人起诉侵权,“捧月星”是不申请实施的,所以这些专利不需要转化。2.专利很难转化,因为有些专利没有可转化的永动机。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发明,吸引了无数英雄折腰。黄维,前国军专家,淮海战役中战败被俘。被赦免后,他迷上了永动机的发明,河南南街村也投入大量资金发明永动机。理论上永动机的发明是不能申请专利的。如果是因为其他原因侥幸获得专利,那么这样的专利是无法转化的。因为没有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审查,很多实用新型专利实际上是在低水平的复制别人的技术。专利权人拥有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是在圆珠笔上加装修正液装置。他坚信自己的专利技术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很高的价值。事实上,在专利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许多相同的专利,因此低水平的重复专利没有转化价值。一位老技师家里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但他不想扔掉旧的燃气热水器。当地寒冷多雨的气候经常使太阳能热水器无法工作。老技师庆幸自己没有把旧的燃气热水器扔掉。老技师研发了一种两个热水器切换的装置,有效利用了太阳能热水器中现有的温水,减少了燃气的使用。这位老人申请了专利。现在太阳能热水器自带电加热功能,更简单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这个专利太强了,解决不了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特殊问题,普及性和可转让性都很差。技术人员陶醉于技术创新的新奇,不管是否适合消费者使用,不管价格是否适合市场销售,实用性极差或不符合市场要求。这种专利技术因为没有市场价值,必然难以转化。3.专利转化很难,因为有些专利转化风险太大,专利种类繁多,比如非职务发明。这些发明家发明的思想大多来源于生活实践,他们的发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样的专利可以直接用在现实生活中,转化相对容易。有些职务发明直接以改进生产技术和现有产品为目的,这类专利也容易转化。而科研院所的前瞻性发明,比如施乐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发明了很多非常先进的技术,却找不到市场方向,无法转化。在国内,1958提出了无线通信技术(手机通信技术的前身),但是我们的手机相关技术都是进口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高科技曾孵化出苹果、微软、3com等著名公司,但由于技术过于前沿,研究中心一直没有转型。这种技术能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这种技术能直接生产产品吗?从技术到产品,需要多少技术支持是未知的,不确定的,所以从商业角度来看转型的风险很大。1.很难建立一个交易平台来解决专利转化的问题。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正因如此,各地都在建立产权交易中心或交易平台,目的是在专利权人和专利使用者之间搭建桥梁,让需要专利的人找到专利权人和专利权人专利的买家,但效果并不大。除了政府建立的产权交易中心或交易平台,很多民间组织也在尝试建立这样的交易平台。一些专利代理机构在为专利权人代理专利的同时,也在帮助这些专利寻找买家。这种搜索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建立一个网站,把各种专利放在一个数据库里,让他们从需求中找到自己的专利。现在也有专门的专利交易网站。这种网上交易平台运营成本很低,能维持一定的利润,所以逐渐活跃起来。无论是政府建立的交易平台,还是民间建立的交易网站,其功能基本都是展示和检索专利。专利数据库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查询。专利权人的信息在专利数据库中也是公开的。需要专利的人很容易在数据库中检索到需要的专利,也很容易找到专利权人的信息,直接联系专利权人。专利权人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潜在的需求者,直接联系需求者。花大价钱建立的交易平台,其实可以在网络上免费实现。因此,笔者认为破解专利转化的难点不在于买卖双方的信息沟通,所以解决专利转化的难点不能单纯依靠建立交易平台。2.支持专业辅助中介去年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南方沿海省份,大量农民工不得不返乡。这些农民工有了一些资金积累,有了一些知识,他们不再过着平静的生活。如何让这些反农民工留下来,也是地方政府需要考虑的事情。有的地方提出让这些人创业,当地产业基本饱和,于是想到专利,让这些返乡农民工用专利技术创造新的产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然而,这种想法也是浪漫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复杂。比如,手机不再是原来的打电话的工具,而是集成了摄影、录音、收音机等多种功能,而且每种功能都涉及多项专利。一部功能齐全的手机包含了成千上万的专利,涉及的专利权人数量也相当多。当然,普通农民工不可能和那么多专利权人谈判买这些专利来生产手机,哪怕是山寨版。很少有产品是只靠一个专利就能生产出来的,生产中可能涉及的专利也需要许可。所以应该尽量简单实用,让农民工买,单个专利就能实现生产,就地取材就能生产,就地销售。这样的专利不多。购买专利需要了解专利的技术含量,哪些技术适合自己购买,这就需要一群懂技术的人来挑选这些专利技术。其实很多人手头有点闲钱,想买个专利做个项目。但是买专利不像买机器设备那么简单。这个专利值多少钱?买卖双方都不清楚。在实践中,专利权人总是期望过高,认为自己的专利至少可以卖到几百万元。当然,这个价格没人买。那么就应该引入独立的评估机构对专利的价值进行评估,避免双方因为价格因素而无法达成一致。目前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还是比较空白的,尤其是对于未实施的专利,不同的人实施同一项专利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专利的边际收益会对购买成本产生影响。专利评估不仅要进行财务评估,还要进行法律评估。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专利只要有专利证书就有效,其实不然。影响专利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如果专利文献写得不好,很可能专利实际上是不受保护的。即使专利有效,也要看所有权,也就是权利人能否对外转让或者许可。实践中,专利权属纠纷很多,还有很多法律问题需要专业律师把关。买专利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需要技术、评估、法律等人才的参与才能很好的完成。如果每个产权交易中心或者交易平台都配备这些专门的人才,那是非常不现实的,只有这些人才才能以中介机构的形式参与进来。3.引导上面的发明人,我们分析了专利转化的困难,这是专利本身固有的问题造成的。因为专利本身不实用,没有市场价值,所以注定很难转化。实用性差,市场价值低,不代表没有技术含量。这种专利可以转化,使其具有市场价值。笔者曾经接待过一个专利权人,他的发明非常好,可以有效解决鲜果的就地加工问题,避免因销售或气候等因素造成的果实腐烂,还能让鲜果保持极度新鲜。但是这项技术无法普及,笔者帮他分析一下原因。这项技术需要投入654.38+0万元以上的设备,所以在这项专利的潜在消费者中,有加工能力的工厂不需要,因为工厂本身就有设备,卖水果的不会买,价格也难以承受。作者问这种产品能否降价。发明者说这很简单。可以降到654.38+万元以下,农民也可以这个价格买。同样的技术改变了消费者的定位,立刻显示出市场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发明人进行适当的指导,使他们的发明更贴近实际需求,更有价值,那么专利转化就会容易得多。4.引入“技术风险投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专利,但这些技术并没有给中心的投资方施乐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而是在这项研究中被中西分离的企业充分发挥出来,培育出了苹果、微软等世界知名的公司。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施乐为什么不自己使用这些专利技术?出于非常实际的原因,这些专利技术太先进了。施乐不知道市场在哪里,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商业模式去发展。巨大的不确定性蕴含着巨大的商业风险。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当然不会冒这样的经营风险。为什么该中心的研究人员从施乐公司购买许可后,成功转化了这些专利技术?因为这些人背后都是实力雄厚的风险投资机构,他们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认为这项专利技术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愿意投资这项专利技术的产品转化。对于最初的研究人员来说,巨大的商业风险已经由风险投资机构承担,他们有资金对专利技术进行改进,于是技术和风险投资的结合实现了这些专利技术的成功转化。国内也有创投机构,但创投机构一般只对成长性好的公司感兴趣,在公司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然后在公司上市后从股市拿几倍、几十倍的回报。其实风险投资也可以直接从技术投资开始。这种投资看起来风险大,时间长,但回报较高,投入很少。可能只有几百万元,甚至更少。中国有一个科技风险投资的成功案例。清华同方投资了清华大学一个即将解散的课题组的一项技术。目前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占全球70%的份额,年利润高达几个亿。这个产品在机场和车站都能看到,是检查包裹的机器。这是同方威视。目前我国政策支持直接以专利成立公司,部分高新技术开发区给予一定的孵化资金,政府进行科技风险投资的首个天使基金。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应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风险投资,使整个科技孵化市场发挥作用。综上所述,专利转化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理性的头脑去分析,找出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