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如何确定的?
无形资产的记录价值
无形资产要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可以确认。第一: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项目,其产生的经济利益必须具备并很可能流入企业。通常,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可能包含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收入中,或者包含在企业使用该无形资产所减少或节约的成本中,或者体现在所获得的其他利益中。比如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一定的知识产权,降低了其未来的生产成本,而不是增加其未来的收入。在会计实务中,需要实施职业判断来确定无形资产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有可能流入企业。在执行本判决时,需要对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的估计,并应有确凿的证据支持。比如,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相关的硬件设备和相关的原材料配合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是否有与这个无形资产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或者根据它生产的产品是否有市场。企业管理层在作出判断时,应当对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中存在的各种因素作出最稳健的估计。
其次,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确认资产的基本条件,这对于无形资产来说相对更为重要。如品牌、报名、刊头、客户名单以及企业内部产生的实质类似项目的费用,不能与整个业务发展成本相区分,成本不能可靠计量,故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入账具体分为以下五点:
(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手续费和其他资本性支出入账。
(2)自行创造并通过合法程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照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包括试验费、模型制作费、开发费、图纸费、律师费、设计费、工资、申请登记费等各项费用。
(3)股东投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或者评估确认的价值入账。
(4)接受捐赠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所附单据金额入账。不能取得文件的,参照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即重置成本进行核算。
(5)非专利技术的估价应当经法定评估机构确认。除企业合并外,商誉不应以固定价格记录。
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外包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
贷款: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员工工资等。
期末,已支出的研发费用转入当期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
贷款: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
在无形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时,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转入无形资产成本。
借:无形资产
贷款: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用于产品生产的无形资产)
管理费用(用于管理的无形资产)
其他业务费用等。(租赁的无形资产)
贷款: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款: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的处置
借方: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款: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方)
预计无形资产不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重新出售,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款: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