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地知识产权

七年级综合学习活动设计——探索月亮的奥秘

活动目的

(1)阅读科技作品,注意理解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3)写作时,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细节,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运用联想和想象来丰富表达的内容。

(4)掌握查找和应用数据的基本方法。

要准备的活动

学生准备:①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查询、下载和分类数据。把档案袋翻过来。

②分组:将学生分成两组,即关于我们对月球奥秘了解多少的学习组和关于多彩月球文化的学习组。两组又细分为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月亮与人类的关系、神话传说、文章诗词、楹联民俗。

活动过程

开场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播放“人类登月”的视频,感受人类的伟大。

课堂陈述流程:组织一次月球知识挑战,分为三个挑战组,每组三人。成立组委会,议题由组委会编制。比赛结束后,将对获胜队伍进行评判和奖励。

第一轮

会回答

游戏规则:

(1)台上三名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依次回答。

②答对一道题,得10分;如果你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你不会被扣分。

③答题时间30秒。

第二轮

划掉答案

游戏规则:

(1)主持人念完问题,说“开始”,第一声有优先回答权。

②如果第一个发言人的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小组其他成员可以适当补充,不加班。

(3)限时一分钟,答对一道题10分。

(4)错误答案扣10分,题目为观众。

第三轮

小组合作必答题

游戏规则:

①答题时间一分钟。

(2)第一个发言者的回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补充。

③正确答案或基本答案加10分,错误答案不扣分。

(4)答题过程中分工明确,合作愉快10分。

播放电脑动画,请复述哥伦布日利用日蚀战胜敌人的故事。

播放现场视频,请说说日食的过程。

播放月相形成电脑动画。请画出并解释不同的月相。

今天是农历65438+2月16。请告诉我今天的月相。

第四轮

风险问题

10风险问题:①什么是月食?②什么是月晕?③月球岩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分风险题:1。唱一首关于月亮的歌。背诵一首关于月亮的诗。3.用30秒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

30分风险题:(视频文字介绍)1。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潮的原因是什么?(播放钱塘江潮的视频)2。用丰富的想象力表达听潮的感觉。

(播放人类登月第一人的视频)3。如何理解阿姆斯特朗所说的“这一小步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对于全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第五轮

教师总结

写作训练写作问题

要求:a .想象力奇特,有创新性。b .要有创意。c .合作完成,由人来表达。d .约d.200字,3分钟。e .观众评价,评分可分为50分、40分、30分等。

第一个问题:你驾驶飞船,在茫茫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

问题2:月球上的梦

问题3:我是月球人...

2.参考示例:

月亮上的梦

昨晚,我做了一个美妙的梦,梦见我乘宇宙飞船来到了月球。这是一个神奇的月亮。当我第一次到达那里时,我很累。这时,月亮立刻变成了金色的摇篮,我躺在上面,周围的星星唱着优美的摇篮曲。不知不觉就甜甜的睡着了。当我醒来时,我看到一条美丽的河围绕着我。清澈的河水闪着耀眼的银光,小星星们跳进银河里洗澡。看,他们把自己洗得更亮了。

突然,月亮变成了一条弯弯的小船,我在船里轻轻地摇着它。啊!我见到了我的岳父。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斗篷,驾着一辆金色的大马车。他正飞速驶过海岸。太气势磅礴了。我还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彩虹女孩,她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正忙着为明天的舞会化妆呢!我被天上的美景迷住了,很久都忘了划船。

叮,叮,一阵清脆的警报声把我吵醒了。原来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我真的很想回去。

参考数据

1.十大月球之谜的细节

月球起源之谜: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们提出了三种学说:俘获说、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它们都有缺陷,但阿波罗计划有助于证明,看似可能性最小的理论是最好的理论。一些科学家认为,46亿年前,月球与地球一起从一团宇宙尘埃中诞生。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挖”出来的。然而,阿波罗探月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分差异很大,有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他们认为,月球意外闯入地球引力场,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然而,从理论上解释这一过程的机制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以上三种理论都是站不住脚的。就像罗宾一样?布雷特博士说:“解释月球不存在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

月球年龄之谜:令人惊讶的是,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的分析表明,其中99%的岩石比地球上最古老岩石的90%还要古老。阿姆斯特朗降落在寂静的大海后捡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年。其他岩石有43亿年,46亿年,45亿年。它们几乎和地球以及太阳系本身一样古老。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已经有37亿年了。1973年,在世界月球研讨会上确定了一块53亿年的月岩。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取自科学家认为的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基于这一证据,一些科学家提出,远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就在星际空间中形成了。

月球土壤的年龄是一个比岩石年龄更大的谜:月球上的古老岩石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但与这些岩石周围的土壤相比,岩石仍然年轻。据分析,土壤的年龄至少比岩石大654.38+0亿年。乍一看,这听起来不可能,因为科学家认为这些土壤是岩石被压碎后形成的。然而,在确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分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土壤与岩石无关,似乎来自其他地方。

不锈钢之谜:月球岩石样本中还含有纯铁颗粒,科学家认为这些颗粒并非来自陨石。前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更奇怪的现象:这些纯铁颗粒在地球上放置7年后也没有生锈。在科学界,不生锈的纯铁闻所未闻。

干燥的月球上大量水蒸气之谜:最初的几次月球探测表明,月球是一个干燥的天体。一位科学家曾断言,这里比戈壁滩干燥654.38+0万倍。阿波罗计划的前几次没有在月球表面发现任何水的痕迹。然而,阿波罗15的科学家们在月球表面探测到了面积为100平方英里的水汽团。红脸科学家辩称,这是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遗弃的两个小水箱漏水造成的。但是这么小的水箱怎么会产生这么大一片水汽呢?当然不会是宇航员的尿。它将被直接喷向月球的天空。水蒸气似乎来自月球内部。

月球玻璃表面之谜:阿波罗号宇航员发现月球表面多处覆盖着一层玻璃状物质,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一个炽热的火球烧焦了。正如一位科学家指出的那样:“月球上覆盖着玻璃。”专家分析证明,这种玻璃状物质不是由巨大陨石撞击产生的。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太阳爆炸和某种微新星状态的结果。

月球磁场之谜:以往的探索和研究表明月球几乎没有磁场,但对月球岩石的分析证明它有很强的磁场。这一现象令科学家困惑不解,保罗?加斯特博士宣称:“这里的岩石具有非常奇怪的磁性...这完全出乎意料。”如果月球曾经有过磁场,那么它应该有一个铁核,但是可靠的证据表明月球不可能有这样的铁核;而且月球也不可能获得其他天体(比如地球)的磁场,因为那样的话,它肯定离地球很近,然后会被地球引力撕成碎片。

2.月亮的传说和外星文明

国际上有很多报道说美国有意掩盖了一些登月的信息。例如,据报道,下一张照片是美国首次登月时拍摄的,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发现了20多个人类脚印。所以世界上很多人认为美国知道很多人们不知道的事情。这些东西是什么?从已经逐渐透露出来的消息来看,美国很可能要终止登月计划了。

●在“阿波罗15”登月过程中,地球上的接收机听到了一声长啸。随着声调的变化,一个由二十个音节组成的短语被听到并重复多次。对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没有解释。

●苏联和美国在太空航行中多次与一些来历不明的文明相遇。1984年5月14日,前苏联的太空实验室礼炮六号在太空轨道上与这个文明相遇。双方最近距离只有100米。据说前苏联的宇航员曾经目睹过这些棕色皮肤的外太空生物。双方一起航行了34天后,球形飞船终于离开,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

最近,前苏联的太空研究部门声称,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航行过程中被两个不明飞行物跟踪。据说发现号进入轨道后,有两个不明飞行物(不明飞行物)尾随其后,当航天飞机到达指定空间后,这两个不明飞行物就消失了。然而,当发现号返回时,他们再次出现,直到发现号成功进入大气层并返回地面才离开。

●1843,一个叫约翰的人?洛萨西部的人们曾经在月球上观测到一个直径为12km的陨石坑,命名为“林奈”。然而,几十年后,人们奇怪地发现“林奈”陨石坑正在逐渐消失。到了20世纪,根据美国阿波罗65,438+05拍摄的照片,现在的“林奈”陨石坑。4公里。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月球火山造成的,但天体物理学已经证实,月球火山早在几千万年前就停止了。如果月球有内核,那它早就冷却固化了,现阶段不可能有火山活动。因此,人们认为林奈陨石坑的变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说白了就是月球人改造了它的保护层。

3.中秋节赏月

当中秋节到来时,赏月和谈论月亮已经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追溯中秋节赏月的起源,据《长安戏月诗序》“秋在时,则夏在冬;八月在秋,季节起止于萌;月中十五夜。从天取之,则忽冷忽热,从月数取之,则为圆。”换句话说,八月十五日在秋季的八月中旬,因此得名“中秋节”。为什么人们喜欢中秋节赏月?有诗说:“四时有明月,何必过中秋。瑶台宝鉴应该是玉宇的最高首长;释白浩千尺,散入太空色。万象入我眼,群星避荣,风露助静。"

从季节上讲,中秋节是“秋收节”,夏播春播的粮食要在秋天收获。自古以来,人们就在这个季节饮酒跳舞,欢天喜地庆祝丰收,这在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所描述。从起源上看,中秋节也是“祭月节”,源于古代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在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春秋有两个节日:对太阳的春节和对月亮的中秋节。起初,祭月的日子是在“秋分”,每年的八月都不一样,所以秋分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一大宠溺,逐渐确立了8月15日为祭月日。从科学观测来看,秋季地球和太阳倾角增大,中国上空暖湿气流逐渐消退,而西北风仍然很弱。这样,在湿气已经去了,沙尘还没有起的时候,空气特别清新,天空特别干净,月亮看起来又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机。就像古诗里说的“艳而明,古今却赏中秋月,不知是不是月色?”天空中一片晴朗。"

民间中秋活动始于魏晋,盛于唐宋。据宋《旧闻》记载,“中秋赏月戏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考古学家开始在杜子美写诗。“看唐诗,确实有很多关于中秋节的诗。如王建友曰:“月如圆,色渐凝成,玉盆盛满水侵缘。让一家人晚上睡到天亮。"许宁诗曰:“八月秋月满,嫦娥校正鲜桂枝;“一年不如今日夜,十二峰前不能眠。”

到了宋代,民间中秋节更加繁荣。《东京梦》对北宋京都赏月的盛况描述如下:“中秋之夜,你家装饰露台,百姓争食,弹唱月歌,千里之外闻,戏坐至天明。”《新编醉翁笔记》记载:“青城人之子弟,可自去十二、十三,无分贫富,皆着成人之衣。他们上楼或在中庭的拜月,各有各的时期:男人愿意早早上蟾宫,攀上仙桂;女人愿意长得像嫦娥,圆得像明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月圆之时,人们会在庭院和阳台摆上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水果,赏月谈心,直到明月当空,再为月亮分享果实,其乐融融。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节也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拜月”、“淘气的月亮”、“散步的月亮”和“偷月亮”。

4.中国古代的一些月亮诗。

明月当夜照,促织唱东墙。玉衡指孟冬,群星传神。千年染杂草,季节骤变。在秋蝉的树林中,神秘的鸟儿平静地死去了。昨天还是一个同家的朋友,高举摇六檩。如果你不想联手,你会像抛弃遗物一样抛弃我。南北有斗,牵牛花不负轭。没有坚石的虚名有什么用?(古诗十九首(七))

月亮多亮啊,照着我的床。悲伤得睡不着,穿着衣服四处游荡。客人虽喜,不如早点回头。当你一个人离开家,你应该起诉谁?回到房间,泪水弄脏了衣服。(《古诗十九首(十九)》)

张《春江花月夜》(略)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过茫茫云海。浩荡风吹万里,过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山路,吐蕃觊觎青海广阔的领土。这是历代战乱之地,很少有士兵能活下来。士兵们转过身,望向边境,带着渴望的眼神想起了家。士兵的妻子望着高塔,哀叹何时才能见到远方的亲人。(李白的关山月)

花儿在下一壶酒,没有朋友,独饮。举起我的杯子,我邀请明月,明月带给我它的影子,让我们成为三个人。明月不知饮酒,身前影子在后。我不得不和他们打成一片,享受春天的快乐。我唱的歌是光明而流浪的,我舞的是漂泊前的影子。醒来一起开心,醉后各自散去。我愿意和他们永远在一起,忘记友谊的伤害,就像银河的银河。(李白《独饮明月》)

我的床脚闪着如此明亮的光。已经有霜冻了吗?我抬起头凝视月亮,低下头,怀旧之情油然而生。(李白《静夜思》)

月色更深半户,北斗枯南斜。今夜,透过绿色的纱窗,我知道春天是温暖的,昆虫的声音是清新的。(刘·《月夜》)

月亮,此时已在海上,天涯* * *上空。有爱的人都讨厌漫漫长夜,不眠之夜,怀念他们所爱的人。熄灭蜡烛去爱这洒满月光的房间,我穿着衣服徘徊在深深的夜露寒中。你不能拥有美丽的月光,只希望在梦境中遇见你。(张九龄《望月思远方一个人》)

刚开始听到南方大雁的鸣叫,知了的唧唧声已经消失,我爬到了高层,极目远眺,水天成一片。霜神清女与月中月不畏寒,在寒霜的康乐斗中,多了一份美丽与清纯。(李商隐《霜月》)

月亮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从远处拿酒杯。我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愿乘御风回天,我怕在细玉的楼阁里,经不起九天寒气。跳舞和欣赏月亮的影子,这是在世界上。月亮变成了猩红色的亭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窗上,照着昏昏欲睡的自己。月亮不应该对人有什么怨恨,为什么人走了才是圆的?人们有悲伤和快乐,他们分离又重逢。月亮会变暗或发亮,会变圆或变圆。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即使在过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好风光。(苏轼《水调》)

快去西楼,免得天放云遮月。可是当他呼唤的时候,玉纤笛一声巨响就裂了。谁让冰壶飘于世,最可怜于夫。问嫦娥,寂寞冷,有没有心事,应该是法华。玉液满,琼杯滑。长袖善舞,唱歌吞口水。十有八九还是要磨的。这么晚了还弄个长圈,人情未必看告别。把过去和离恨放在一起,回归其中。(辛弃疾《满江红中秋送别》)

5.知识竞赛中的一些参考问题。

你知道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时候吗?

●哪个国家哪个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你知道月球上有什么资源吗?

月球离地球有多远?

●有哪些「新月」和「希望」的现象?

月亮的半径是多少?

●为什么会有月食?

●月球上有哪些大大小小的“坑”?

为什么人到了月球就变得那么轻了?

●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的变化?

在月球上你能看到什么建筑?

月球是行星吗?

●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的名字?

●为什么天文台总是建在山上?

●为什么天文台是圆的?

●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始对月球进行科学观测的人是谁?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们有哪些突出的贡献?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嫦娥和吴刚是谁?他们有什么故事?

●自古以来,月亮还有很多其他别名。你看怪不怪

●月饼是怎么来的?现在有哪几种月饼?

●谁的诗是“明月几时过,天涯* * *此时来”?你什么意思?

●谁的诗是“他知道今晚的露珠会是霜,家里的月光是多么明亮!”?怎么理解呢?

你知道盲人阿炳是谁吗?他写了一首关于月亮的曲子。它叫什么名字?

●贝多芬创作《月光之歌》的过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