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经济开发区属于哪个区?

温州经济开发区属于龙湾区。

开发区概况: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浙南闽北首个国家级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充满活力和商机,优势很多,投资价值不高。

第一,区位的战略优势。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城市温州,位于长三角和海西区的交汇处。是浙江省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温州东部崛起的一座滨海新城,濒临东海。地处浙南闽北优势地带,温州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北邻温州国际机场,距状元坳深水码头16公里,甬台温铁路25公里。滨海大道、沈海高速复线和轨道S2线(规划中)贯穿其中。未来的沿海交通是浙江东部沿海交通的纽带,是温州南部地区与机场、码头的纽带,是城市东扩、南扩的交通核心。

第二,发展平台优势。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涵盖滨海公园、金海公园和托管的三个街道,总人口23万。2014年初,经省政府批准,开发区跨区域合作整合提升为“一区七园”,打破了县域经济壁垒,初步形成了核心区与辐射带动区联动发展格局。开发建设面积140.18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70亿元。2015温州市委市政府将浙南沿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温州欧菲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为一体,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多平台叠加优势。以29.8平方公里的滨海园区和金海园区为浙南产业集群核心区块,着力打造浙南R&D、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销售基地。同时,60万亩欧菲围海造地工程为开发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产业集聚的优势。

全区工业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373家,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3%。培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支持电机、服装、鞋革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海洋科技与激光光电、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商务与物流、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群。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是打造集汽车制造、文化、贸易、销售为一体的时尚汽车城的纽带;汽车产业形成了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加快服装鞋革、水暖卫浴、民用家电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触网,让传统产业焕发时尚活力。荣获省级特种设备特色品牌园区、中国开发区30强“行业创新奖”,街道特色产业集群凸显。先后荣获中国水暖卫浴之都、中国食品医药机械之城、中国土木建筑基地等国家级名牌金名片。

第四,生态环境优势。

全力打造生态环保产业新城,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低碳产业园区、省级循环转化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园区“四区共建”为载体,以资源最大化、源头化、整合化、集成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环境污染治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设置等方面形成循环生态链网,促进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86家民营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6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015,开发区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技术核查。以治水为突破口,开展了“四边三改”、“三改一拆”等环境整治工作。全区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18平方米,实现了公园的有机更新,打造了美丽的浙南智慧水乡、田园城市。

第五,产城融合的优势。

坚持高起点规划,产城融合发展,区域内教育、文化、娱乐、卫生等设施日益完善,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提升“一区七园”总体布局和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群核心区。集行政商务、会展旅游、科技研发、休闲居住于一体的环金海湖3.2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金海大厦、海洋科技创新园、交通枢纽中心等配套项目和“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发展承载能力逐步提升。数字开发区一期和二期分别获得国家地理。开发区的服务功能、文化氛围、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第六,制度创新的优势。

温州是一个商业世界的开放城市,具有开拓精神和全球市场网络。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温州民营经济的缩影,其特点是先行先试,坚持改革创新。是浙江省首批整合升级试点单位,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主力军,实施“四对三”,招才引智,加大创业创新投入。开发区内有激光产业园、海洋科技创新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温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级管理权限,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原则。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单位。始终坚持诚信招商、优质便捷、诚信安全的原则。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已经省商务厅和省商务厅批准。率先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免费代办、“模拟审批”、“多证联办”、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等一系列快速审批机制;综合审批改革被列入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完善红色直通车、服务员入驻企业等一系列帮扶企业的制度,形成投资创业者满意、舒心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