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仲裁是什么意思?

一、法院仲裁是什么意思?

1.仲裁是指通过双方协议将争议提交给第三方,由第三方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判断并做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不同于诉讼和审判。仲裁要求双方自愿,也不同于强制调解。它是一种特殊的调解和自愿仲裁,不同于诉讼等强制仲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

当事人通过仲裁解决争议,应当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二、仲裁有哪些注意事项?

1.仲裁的当事人应当是平等的民事主体,而不是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提交仲裁的纠纷仅限于民事经济纠纷,包括涉及产权的合同纠纷和非合同纠纷,主要包括经济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著作权合同纠纷、商标许可合同纠纷、不动产合同纠纷、涉外经济合同纠纷、海事海商合同纠纷等民事经济合同纠纷,以及海事、房地产、产品质量、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纠纷。

3.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的纠纷不能仲裁。这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财产权益,但这类纠纷往往与当事人自身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密切相关;

4.行政纠纷不能仲裁。行政争议又称行政纠纷,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业、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因行政管理而产生的争议。这类纠纷只能由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进行审理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