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坑里腌制酸菜有什么法律后果?

在坑里腌制酸菜的法律后果是,构成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不仅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还需要商家及时召回已售出的食品,购买者可以要求商家进行相应的赔偿,国家可以对商家进行罚款。在坑里腌制酸菜,亚硝酸盐和防腐剂超标,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大坑酸菜腌制过程中,大量腐败卤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及周边环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于已经上架的产品,一旦发现坑内使用腌制酸菜,必须立即下架,否则零售商也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用“坑酸菜”做原料怎么承担责任?

“像康师傅这样的企业,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生酸菜,也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同时,康师傅作为上市公司,也有可能被投资者起诉。”王文普告诉记者,康师傅等企业作为食品生产者,在采购原料时也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其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或销售。

此外,《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还要求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表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召回食品,并对召回的食品进行销毁或者无害化处理,确保其不再流入市场。

涉事企业说“最高罚一两千元”在国内有依据吗?

在曝光视频中,插旗蔬菜生产负责人彭经理声称:“国货在消费者手里,里面有一点叶子,一点纤维。最多罚你1000,2000。出国的话,至少罚款10万。”对此,王文普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解释说,所谓一两千元的罚款,是指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有权“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增加的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但这笔钱的性质属于惩罚性赔偿,不是行政监督领域的罚款。

王文普认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湖南茶旗蔬菜产业有限公司等人已涉嫌违反该条第(一)项所述的“生产经营含有致病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超过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和第(四)项所述的“生产经营油脂腐败变质的食品”。

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同意这一观点。他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的食品、工具、设备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许可证。从罚款的角度来看,涉案货值1万元以下的,将面临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一万元以上的,将面临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

此外,除了可能的食品安全问题,王还认为,使用“坑法”腌制酸菜可能有亚硝酸盐超标等问题。如果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

“报道中提到,这些腌制酸菜的坑洞多分布在农田里。从长远来看,如果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基本功能大量丧失或者永久性破坏,还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王认为,无论从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还是从环境监管方面,“土坑酸菜”涉及的企业都可能面临民事、行政甚至刑事等多重责任,并非“最多罚款一两千元”那么简单。

消费者应该如何依法维权?

省律协副会长、四川博审律师事务所主任李_,告诉记者:“消费者购买不合格的酸菜制品或由其制成的包装食品时,虽未与经营者就酸菜质量达成书面协议,但已达成口头销售合同。当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时,商品质量问题已导致消费者无法食用该商品。如果不能实现消费者的合同目的,根据《民法通则》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消费者可以依法请求解除合同,要求经营者退货、退款,还可以要求生产者或者经营者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李_提醒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可通过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依法成立的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消费者在主张权益的过程中要有证据意识,保留购买凭证,妥善保存证明权益受损的相关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144条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杂使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是掺杂使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