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是什么?
1.一篇引人注目的新闻评论的标题,既能表明话题的对象和范围,又能直接提出评论的观点和主题;总的要求是活泼简洁,使标题成为醒目的招牌。
首先要巧妙运用动词,加强评论题目中动词的动态感和生动感。2005年6月4日,经济日报评论《扬起企业品牌的风帆》。这篇评论的标题用了“养”这个动词,既揭示了目前中国实施自主品牌的必要性,也表明了中国企业界创新品牌的信心和决心,给人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其次,修辞手段的恰当运用,以修辞的独特效果,构成生动耐人寻味的评论标题。2005年8月23日《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题为《一个人不能抓住自己的野心,就很难看到正直》,其中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最后,要合理调动句型,肯定句的标题使观点的揭示更加清晰生动;负面陈述的标题可以直接给听众一种非常坦率的态度;疑问句的标题让观众总是带着一定的悬念去思考。《文化产业呼唤“中国创造”》的标题使用了肯定性的语句,很明显地透露出媒体要表达的一种态度和观点。”你不要误读《平民医院》,)),虽然用了看似否定的句式,但表达的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态度;外国教科书对我们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个带着问号的标题首先会给观众留下一个悬念:到底是谁在用国外的教材?到底是怎么回事?带着各种各样的谜团,你会跟着正文去寻找答案。根据评论的思想内容,善于调动不同的句式,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情感效果。
写评论的标题有很多种方法。只要能吸引受众,揭示评论的思想内容,就是好的评论标题。新闻评论标题的写作原则追求个性和创新,使这样的评论标题更具吸引力。
2.悬疑导语:新闻评论的导语,即开头部分和引言部分。导语的设计要始终以观众为中心,总的要求是把能引起观众兴趣、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事实、观点或问题放在第一位。
(1)开门见山,提出话题。就是在新闻评论的开头直接把评论的话题方向和大致内容给观众,让观众在阅读或观看时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方向性。2005年6月27日,《人民日报》评论《课本回收:有喜有忧》,开篇是:“中小学生课本回收终于在山东部分学校成为现实。教科书是如何回收的,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总是‘叫好不叫座’?”日前,有记者在山东进行了采访。“一开始提出的题目是教科书的回收利用,但具体是什么问题呢?作者设置三个连续的问题作为悬念,让观众带着疑问关注问题的前因后果。
(2)开头说清楚,提出观点。这种介绍方式是在新闻评论的开头,告诉观众评论员的观点或结论。这样,观众就可以顺着批评家的观点,推导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在明确观点的前提下,寻求翔实有力的论据。《人民日报》2005年2月23日发表的评论文章《多党合作与构建和谐社会》开篇就直接提出了中心观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要不断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在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3)新闻事件引出话题。以新闻事件为基础,简述事件的过程或特点,引出下文。有时候,开头的事件只是一个由头,引出话题;有时候,事件本身也是整个评论的主体。评论一下有哪些国外教材冲击了我们。
什么?简介基于一则简短的新闻事件:“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小学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决定,明年秋季,浙江省慈溪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将试用美国版科学教材,该校将成为全国10实验学校之一。”浙江省慈溪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想试用美国版的科学教材,这只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吸引人、把人截了的话题,但文中并没有只讨论美国教材在这所小学的使用。一个新闻事件的开头,更多的是新闻性和故事性,容易引起观众的兴奋,吸引观众对事件和相关话题的关注。
(4)说明背景,说明动机。在新闻评论的开头,可以先说明与评论话题相关的背景,从新闻事件的背后揭示评论本身的现实意义。点评《扬起企业品牌的风帆》,开篇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犹如惊涛骇浪。只有拥有扎实创新能力和扎实知名品牌的强大企业舰队,才能彰显国家竞争力、国家形象和经济实力,才能乘风破浪,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只有拥有这样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的优势品牌企业方阵,才能展现国家的强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引言,第一句话说明了当前企业品牌竞争的宏观背景,即经济全球化、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激烈;背景本身就包含了评论的意义和价值。(5)设立“目标”,一个一个划分。在批评性的新闻评论中,引言可以先描述一种现象或提出要反驳的对象。虽然引言暂时不透露大机,但是这部分的系统演示已经准备好了。2005年6月5438+065438+1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陈家兴的评论《当官不易》。开头简单列举了现象,并设置了下面反驳的对象:“近日,深圳决定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理方案’。此举直指干部履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旨在提高干部执政能力。”这个提法乍一看没有错,提高干部执政能力绝对没错。但本文从“为官不为”、“无功过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了“责任风暴”和“对待干部的方案”中的种种漏洞。目标毕竟不是铜墙铁壁。如果抓住了主要的危害,目标明确,就会破绽百出。一开始,观众逐渐走出错误或模棱两可的现象和认识,正确的观点逐渐浮出水面。
(6)引经据典,营造氛围。在新闻评论的开头,要适当采用引经据典的方法,通过引经据典给评论带来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受众在独特的氛围中感受到评论的思想性,理解评论员想要阐明的观点。2005年6月5438日至2月65438日,《焦点访谈》节目《变“香马”为“赛马”》一开头就引用了“香马”和“赛马”的典故,先对新闻事件做了简要说明。恰当地运用典故,使评论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生动有趣,赏心悦目。
3.严谨曲折的主体评论的主体就是这一部分,负责承上启下,组织论证,证明论点。主文既要求结构严谨,又要求曲折生动。
(1)结构严谨。新闻评论要有严谨的结构,在论证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材料,安排层次结构。有三种常见的结构模式:
(1)并行。即先提出总论点,再从不同方面论证总论点的结构。这里的“不同方面”是由几个分论点体现的,不同分论点控制下的各个部分是并列平行的关系。例7-3-1“微笑并保持微笑”,主体部分加了三个分论点的副标题,分别是“医生的微笑是一种坚定”、“病人的微笑是一种自信”、“每个人的微笑是一种从容”。这三个小标题在内容上形成了相互平行的关系,在特定的背景下,三种笑容缺一不可。
②进行型。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结构方式。它要求对题目逐层分析推理,层层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使论述透彻深刻。评论《我们不该误读“平民医院”,)的主体由两个层面组成,一是普通人对“平民医院”的误解,二是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平民医院”的误解。哪个更严重?评论指出:“人们对‘平民医院’的误解是对目前‘公立医院’看病门槛高的无奈”,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也会误读‘平民医院’,这只能说明“政府服务职能的缺位”,而后者也是评论者在文章中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可见,前后两级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递进关系。
③对比。即主体部分的事实材料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相互对照,用比较的方法论述论题和观点,有力地证明某一论点的正确或谬误。《人民日报》、《人民论坛》2005年2月26日刊发的《磨砺中成长》主体部分,集中报道了洪战辉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先进事迹,评价了他崇高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对目前部分大学生的消极思想和言行进行了点评。这与洪战辉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使本文的主体形成了一种比较关系。
(2)曲折生动。所谓曲折生动,就是评论的主要安排要呈现跌宕起伏的结构,有提问,有辩论,有回撤,有悬念,这样论证的过程才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心理。
《扬起企业品牌的风帆》前两个层面的评论,首先肯定了部分中国企业品牌自主创新的影响力和“老字号”企业品牌所赋予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打造知名品牌、推进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紧接着,作者指出了中国自主品牌创新中的种种缺陷和困境:“中国可谓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看到困难和缺点,我们应该
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文章明确指出:“中国企业的成长不应该只是数量上的。
增长需要质的突破。结合这一观点,下面从“必须以自主创新为重点,大力培育企业自主品牌”和“为创建自主品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来论述自主品牌的培育、创建和氛围营造。这是评论者提出的解决策略。这个策略能实施吗?批评者没有跟风,而是谨慎地提出:“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培育自主品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无论是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还是建立和完善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我们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总之,从这个例子的主作文L来看,虽然文笔流畅自然,但还是跌宕起伏,曲折生动。
4.有趣的结局。新闻评论的结尾是全文的自然收尾,要简洁、精辟、自然。新闻评论写作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画蛇添足。选择什么样的结尾方式,一定要根据评论的思想性和论证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新闻评论的结尾方式主要有总结、点睛和展望。
(1)汇总公式。就是结合以上评论对全文进行总结,从而加深观众对整篇评论的整体印象。《磨炼中成长》结尾写道:“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号召学生向洪战辉学习。洪战辉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面貌。他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其中如何面对挫折和磨难应该是年轻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必修课。”这一结论是对上述详细评论的总结,无疑对强化新闻当事人及其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2)点睛之笔。这是张先治之死的点睛之笔。有人说,新闻评论是画龙点睛的文章。它的“眼睛”有时不在脸上,而是在尾巴上。而这个点睛之笔,要么是在结尾阐明观点,要么是突出和深化主要内容。
(3)向前看。就是针对以上思想内容和作者在结尾的观点,做出一个承前启后的预测、展望或号召。解说词《文化产业呼唤中国创造邹》以一种前瞻性的收尾:“两周前,神六在浩瀚的太空中书写了一个壮丽的‘中国创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科技和自主研发的实力。在文化产业崛起的今天,也期待更多的‘中国创造’。”
当然,写作没有固定的方法。新闻评论的结尾也要根据话题本身的特点和版面的需要。它应该根据文本量身定制,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