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对铁路管理的意义
依法治企是铁路企业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要求。铁路企业开展依法治企意义深远,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涉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必须自觉把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加快推进铁路法治建设。这既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要求,也是践行“四个全面”的具体体现。
依法治企是加强铁路企业经营管理的必然选择。依法治企首先是依法管理,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调节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如何理顺各种生产经营关系,如何提高作业流程的运行效率,如何平衡员工间的利益都是铁路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这些管理任务的完成,离不开法律的支撑。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必然适用于铁路企业管理的每一项活动之中,铁路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必然是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因此,依法管理已经是铁路企业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加强铁路企业管理离不开依法治企。
依法治企是确保铁路企业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也是国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方面受国际恐怖势力的影响,铁路作为反恐防暴的重点领域,加强站车和沿线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另一方面由于铁路企业内部一些干部职工缺乏安全意识,粗放管理、经验主义现象依然存在,违法指挥、违章蛮干、违规操作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铁路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铁路企业的改革发展,而且影响了社会安全稳定。因此,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和整治各类危害铁路运输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的非法违法行为,维护铁路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
依法治企是维护铁路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在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铁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维护合法权益的内在需求在不断加强。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活条件、增加工资收入、解决现实困难等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升温,由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等引发的涉及铁路的矛盾不断显现,法律纠纷呈明显增多趋势。随着铁路建设大面积推进,涉及铁路建设投融资、合资铁路缴纳税以及征地、压矿补偿等问题呈现多变性和繁杂性,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强铁路法律法规体系。因此,铁路企业必须创造性地将法治融于管理之中,创新依法决策机制,改进依法经营形式,完善依法保护方式,强化依法维权手段。这样的管理不仅体现了依法治企的管理思想,而且更能发挥依法治企的作用和价值。
依法治企是落实铁路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党和国家站在世界经济发展高度做出“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产能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新征程。在“一带一路”的大构想、大布局背景下,铁路作为区域经济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按照我国把铁路“走出去”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部署,铁路企业必须尽快转变管理方式,积极推进依法治企。通过依法治企,进一步加强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合同管理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为规避法律风险提供保障。通过依法治企,让干部职工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掌握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为铁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条件。通过依法治企,在世界贸易活动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利用法律处理贸易纠纷,为维护铁路企业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总而言之,依法治企在铁路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接轨、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依法治企不仅能够确保铁路企业适时规避法律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有效改善铁路内部的经营管理模式,让铁路企业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促使铁路企业健康稳步快速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