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世贵的主要论点
1,《加入联合国人权公约与中国的法制建设》,转载于《法学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6期,2001。2.《论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中国法学》(国家一级刊物)第4期,1999。3.《刑事司法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法学》(国家一级刊物),2000年第6期。4.《刑事司法改革初探》,中国法学外文版(国家一级刊物)2001。5.《反腐败的经济机制研究》,载于《第七届国际反腐败大会论文集》(中英文版),红旗出版社,9月,1996;人民检察院(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1995号。10;转载《中国监管概要》;转载中共中央纪委廉政教育参考资料全文1996第1号。6.《论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结构》,《诉讼法丛书》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1,654 38+2月。7.《论刑事诉讼与廉政建设》,诉讼法学丛书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 8,11。8、《论司法独立》,《政法论坛》(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1997期,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系统”1997第5期全文转载;收录于《刑事诉讼法五十年文集》,警察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9.《论廉政制度的功能与结构》,《海南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2期,1995,中国人民大学转载《中国政治》第4期,1996。10,《论人大监督制度的改革与重构》,《海南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199期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转载报纸材料《中国政治》第56438+0999期全文。11,《诉讼效率研究》,新东方(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第1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与司法制度》2002年第4期全文。12,《国家机构改革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第2期,1999。13,市场经济与廉政建设,现代法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4期,1995。14,《中国司法改革研究》,《现代法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8,第5期..15,《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研究》,载《中国法制》(香港)2000年第3、4期。16,《论行政体制改革》,《海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17,“案审制有出路吗?”、中国律师1998第9期18、法院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变的设想,《中国律师》2000年第2期。19,《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中国律师1999第2期20。《论诉讼公开及其制度完善》,《诉讼法学新探》,陈光忠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21,《论腐败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特区监察》第二期1997;收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团结出版社,6月1997。22.关于增设危害诚信罪的建议,现代法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4期,1996。23、《廉政,历史话题》,人民检察院(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6期,1994。24.《论贪污罪的诉讼原则》,人民检察院(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5期,1995。25.《论反腐倡廉的威慑功能建设》,《海南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3期,1994,转载于《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6.法人犯罪刑事诉讼若干问题探讨,现代法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6期+0991,中国民族大学报刊复印本第3期+0992,全文转载。27.《论检察制度改革》,《政法学报》第4期,1988。28.《经济犯罪特点初探》,《新疆社会科学》第6期,1986。29.《中国行政监督机构的完善与协调》,尚未定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主办),第24期,1987。30.浅谈完善律师辩护制度,未定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主办),第1988期,第14期。31,论法律监督的职能,《海南大学学报》第2期,1989。32.刑罚权:检察制度改革的新视野,《法学研究动态》1990第4期..33.论法学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现代法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5期,1993。34、《日本检察机关及其职权》,人民检察院1985第2. 35号。《英法检察制度比较》,《人民检察制度》第7期,1985;收入《检察论文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版。36.国外检察制度简介,人民检察院。1985,第10号。37.外国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践。1986否10.38.《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学术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1期。39.“入世后中国司法改革透视”,《方圆》杂志,第12期,2001。40.《WTO司法规则与中国司法制度改革》,《海南大学学报》(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第1期。41,“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司法改革的深化”,载《清华法学评论》第五辑。42、“法官和检察官惩戒制度应进行重大改革”,《法治参考》(机密?对地厅级以上领导)2002年18号。43.《司法改革的文化思考》,《海南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第4期。44.《法官、检察官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方案》,中国律师第11号,2002年。45.《论司法改革的战略与策略》,陈光忠《诉讼法学理论与实践》(第一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10。46.《论司法效率及其实现》,陈光忠《诉讼法学理论与实践》(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0。47.关于法院系统设立鉴定机构的思考,《中国司法鉴定》2003年第3期。48.《关于建立我国警察作证制度的思考》,载《中国刑法杂志》2003年第5期。49.论法官的独立司法人格,65,438+00,000字,《海南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4期。50.《中国司法改革的成就、矛盾与对策分析》,《司法改革的理论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51,《中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研究》,《司法改革理论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52.苏联东欧国家检察制度的异同》,《外国法学研究》第3期1986。53.《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检察制度的意见》,滇法1987,第5号..54.关于完善律师辩护制度的几个问题,滇法2号1988。55.关于经济犯罪的综合治理,闽司法1986第2号..56.关于偷税、抗税罪,闽司法1986第2号..57.《廉政研究之管见》,法制日报65438第7版+0994年8月25日。58.论我国律师执业的基本原则,法制日报第7版1997.3.15。59.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打造特区科技优势,《海南日报》第5版1995年4月24日。60.知识产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海南日报》第6版1995年4月3日。61,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海南日报1998 12 11版。62.解决执行难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海南日报》7版,199911。63.《依法治国的若干思考》,第6版,海南日本,2000年,1.9。64.法院的编制应当精简,法官的素质应当提高。海南日报,第6版,1999110.04。65.打破“陪审”建立“陪审”,6版,海南日报,1999,12。66.论“法官下海”,《海南日报》,第6版,199911.7。67.消除司法腐败必须从源头抓起,《海南日报》第7版,2000+0119。68.《×××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初探》,《法制日报》第3版1989年6月30日。69.伊斯兰法中的盗窃,中国法制报第4版1984年5月16。70.新西兰刑事审判程序,中国法制报65438+4版,0984年8月29日。71,《中国检察监督的基本含义》,中国法制报第3版1987 12 18。72.《经济犯罪中的伪造、变造及其处罚》,《法制日报》第3版1988年5月6日。73.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中国法制报,第3版,7月23日,1986。74.窝藏、包庇罪及其与相关犯罪的区别,《中国法制报》,第3版,1987年5月18。75.检察机关侦查与公安机关侦查的区别,中国法制报,第3版,1986.9.17。76.免予起诉与免予刑事处罚的异同,中国法制报第3版1987 1.04。77.系统论与中国司法改革的深化,《检察日报》,第3版,2006年2月27日,5438+0。78.《民事执行检察工作初探》,《检察日报》2000年5月3日第3版。79.《腐败的根源与对策》,载《检察日报》2000年9月28日第3版。80.《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的初步研究》,载《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5期。81,建立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第3期。82.法学教育应适时改革,人民日报,2001,12,2月26日。83.对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海南日报第9版1996 12 18。84.探索经济特区高校改革发展之路海南日报第6版1996年6月12。85.“中国加入WTO与法学教育改革”,《检察日报》2002年2月6日第3版,438+09。86.把海南建成高等教育基地的思考,《海南金融》,2000年第2期。87.发展高等教育与实施人才战略,第5期,海南,2002。88.《科教兴琼:富民强省的前提条件》,载《海南》2003年第6期。89.《重视高校建设,为特区培养合格人才》,海南,2003年第8期。90.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办好海南大学,《光明日报》2003年6月5日至10月38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