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的创新体系

(NIS)

国家创新系统——NIS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的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创新网络,由经济和技术组织组成。创新是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也是知识创造、转化和应用的过程,其本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化应用。它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内部的R&D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R&D机构、大学等企业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的工业经济开始走下坡路,而日本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却持续繁荣。随着日本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欧美工业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经济转型的过渡期。早在60年代,美国Markup就提出了知识产业,美国Polat在70年代提出了信息经济,美国Bell在1973出版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20世纪80年代,信息经济受到广泛关注。90年代知识经济的兴起。这些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正在经历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历史转折,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

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在研究日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技术创新体系。20世纪90年代的比较研究发现,欧美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有着更加完善的机构和机制。他们不仅关注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关注知识的生产和积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传播。学者们研究了欧美的国家创新体系,发现英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偏向于知识的创造,相对忽视了技术创新的作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和德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重视知识生产和传播,也重视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比较成功。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

上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经济繁荣,日本工业经济衰落。这进一步强化了学者们的观点,即欧美国家创新体系比较完善,强调技术创新而忽视知识创造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适合工业经济时代,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并重的欧美国家创新体系更适合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

从65438年到0992年,丹麦人Bengt-Ake Lundvall主编的《国家创新体系:走向创新和互动学习的理论》研究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和运作。伦德沃尔认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资源是知识,最重要的过程是学习。学习是最重要的互动社会过程,必须从制度和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国家创新系统是在生产、扩散和使用新的经济有用知识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一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这些元素和联系既包括植根于中国的,也包括位于中国的[1]。他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参与研究和探索活动的机构和组织,如R & amp;d活跃的机构、技术学院和大学。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经济结构,所有影响学习和研究探索的部门和方面,包括生产系统、市场系统、金融系统及其子系统,都是学习发生的场所[2]。

从65438到0995,梅特卡夫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独特的机构,它们单独或联合地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和扩散,并为政府提供形成和实施创新的政策框架。因此,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由创造、储存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技术产品的相互关联的机构组成的系统。英国贸易和工业部在研究报告《英国创新体系》(1997)中采用了这一定义[3]。

1996 OECD在一份报告中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可以定义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络。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传播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其创新绩效。1996 OECD在《知识经济》中指出,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决定因素。

1997年,OECD发表了研究报告《国家创新系统》,该报告强调了国家创新系统中个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技术和信息流动,提出了一套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方法,以便决策者了解和建设国家创新系统。

促成国家创新体系在政策领域广泛应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对知识重要经济价值的认识;(2)系统方法的广泛应用;(3)与知识生产相关的机构大量增加。为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制定最佳政策和措施已成为OECD在工业和科技领域的工作重点。

总的来说,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已经从早期强调技术创新转向既强调技术创新和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又强调知识的生产、储存、转移和应用。65438-0994对OECD国家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扩散、知识网络、知识和人才流动以及创新指标等方面。

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转变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知识化和全球化转变的总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正在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正在取代工业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工业经济时代,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和东亚的经济崛起得益于强大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上世纪90年代,欧美尤其是美国的经济振兴,得益于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并重的国家创新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1997东亚金融危机给片面强调技术创新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日本和韩国已经认识到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局限性。日本政府将国策从“技术立国”调整为“科技创新立国”;韩国也大幅增加了科技投入。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相比,国家创新体系在基本结构、基本理念和理论基础上有所不同。

1,基本结构的区别

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结构相比,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有三个变化:

(1)明显的变化是扩大了教育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将国家创新体系延伸到所有教育领域。(2)强调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3)更加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些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走向知识和全球化的趋势。

2.不同的基本理念

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相比,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三个基本思想上有所不同:(1)增加了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作用。(2)把经济上有用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作为系统的功能。(3)该系统的活动包括新知识、技能和技术的创造、储存和转让。

有学者认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是两个学派,不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从结构要素和基本结构来看,国家创新体系所涉及的结构要素是一直存在的,创新体系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因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向国家创新体系的转变而发生质变,只是结构要素的比重不同而已。

当然,国家创新体系不仅仅是一组与创新有关的机构,也是一个促进创新的国家政策体系。制度构成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物质基础,创新政策是国家创新体系活的灵魂。

事实上,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主要是基本思想和政策理念的根本变化,而不是结构要素和基本结构的变化。思想和观念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核心,要素和结构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外在形式。

3.理论基础不同。

国家创新体系思想和观念的变化与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兴起是一致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思想和概念与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理论是一致的。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

如果说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理论,那么把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转变看作是理论发展的两个阶段,而不仅仅是两个学派的理论,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继承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思想。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中,除了继续重视技术创新外,知识被视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学习是重要的社会过程。创造、储存和转移新的知识、技能和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职能。国家创新系统的活动包括知识的生产、扩散、储存、转移、传播和应用。知识传播、学习和技能实际上与人力资本有关,知识创造、储存和应用与知识积累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是对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形式。这些思想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核心。

技术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理论基础。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时期,国家的知识创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成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必然会反映这一经济发展趋势。在转型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结构、基本要素、主要功能和基本政策都发生了变化。

1,基本结构

根据Lundwall、Matt Calve和OECD的观点,国家创新体系一般由政府、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组成。在美、德、英、法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中,从科技经费比例到科技人员比例,企业都占多数,高达60-70%;在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中等发达国家,企业比例在50%左右。教育培训机构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科研机构的比例也在20%左右。从历史上看,企业科技投入和支出占全国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政府科技投入和支出占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2、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

国家创新体系有六个基本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行为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创新政策、市场环境和国际联系[5]。

(1)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和政府部门。企业是创新投入、产出及其收益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

(2)行动者的内部运行机制是决定国家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系统是由构成系统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每个要素的自我优化是系统整体力量和效率的基础。企业、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和政府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运行效率的提高,进而保证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

(3)行为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是与国家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创新资源在行动者之间的高效流动有助于分担创新风险、降低创新成本、加快创新速度和提高创新效率。行动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提高国家创新系统的整体效率。

(4)创新政策是指能够对创新活动产生影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常分为供给、需求和环境政策。创新政策与国家科技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教育政策密切相关。

(5)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对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市场的发育程度、规范程度和运行效率对国家创新活动的规模、效益和效率至关重要。

(6)国际联系是各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国际环境进行资源交换的重要纽带,也是各国创新行为体进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和途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各国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市场接轨。因此,对于所有行为者来说,国际交往更有意义的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行国际化经营。

3.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

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和开展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具体来说,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创新活动的执行和评价功能,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的供给和配置功能。)、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1)创新活动的实施与评价:以企业为主体,与教育培训机构、科研机构一起,从事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中介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根据国家目标,政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创新活动,如组织重大创新计划和项目、组织产学研合作、推广创新成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2)创新资源的供给和配置:以市场为主体,市场和政府共同发挥生产、提供和配置创新资源的作用。创新资源体系应包括财务管理体系、创新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和创新资源分配体系。

(3)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为全社会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具体工作包括制定政策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创新风险保险制度、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规范创新主体行为等。

(4)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应能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单一行为体无法解决的基础条件,包括国家科技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智力和信息基础设施等。

4.政策变化

随着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功能和政策都发生了变化。从过去分别制定教育政策、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传统习惯,逐渐过渡到制定系统的创新政策。

创新政策没有明确的定义[6]。20世纪80年代初,经合组织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了发展与创新政策,目的是“将科学技术政策与其他政府政策,特别是经济、社会和产业政策,包括能源、教育和人力资源政策相结合”。英国创新政策专家Rothwel认为,创新政策是“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结合。法国创新政策专家高丁认为,创新政策应该包括:支持创新者、技术文化和减少创新障碍。

一般来说,创新政策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垂直政策板块,包括国家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政策、部门(行业)创新政策、企事业单位创新政策等。

(2)管理政策,包括科技政策、教育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国际合作政策、产学研合作政策、创新风险分担政策、创新激励政策等。

(3)法律板块,包括创新投资法、创新组织法、税收调整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创新政策不断调整。我们将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介绍主要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中,重点介绍了知识流动、知识扩散、体系中的各种相互作用以及衡量指标。报告指出:“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了解国家创新体系有助于确定加强创新活动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点,有助于识别阻碍技术发展和创新的体系内部的不和谐因素。”衡量知识和信息流动的指标主要有四个,即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大学和公共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面向企业的知识和技术扩散以及人员流动。当前,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促进机构间的联系与合作、制定产业创新政策和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是创新政策的优先选择。特别是协调国家创新体系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创新政策是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个理论框架,国家创新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制定创新政策的手段。然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国家创新体系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中介机构、基础设施和政府部门,几乎涵盖了国家所有的机构和部门。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宽泛概念是不可行的。目前,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强调行动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但对行动者的内部运行机制关注不够;如果行动者的内部机制不完善,效率不高,必然导致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不高。

参考

↑ Bengt-Ake Lundvall。Bengt-Ake Lundvall版导言。《国家创新系统:走向创新和互动学习理论》,伦敦和纽约:Pinter,1992,第2页

↑ Bengt-Ake Lundvall。Bengt-Ake Lundvall版导言。国家创新系统:走向创新和互动学习理论,伦敦和纽约:Pinter,1992,p12

↑英国,DTI,英国创新体系实证研究,1997

=张峰,何传启。国家创新体系——第二次现代化的引擎[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方鑫,连燕华。再造国家创新体系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内部报告),1997。

↑贾伟文等科技创新——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之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第19-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