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才引进和落户政策2022

卓越的才能

(一)“千人计划”和“海聚计划”入选中国专家;

(2)中关村“万人计划”、“创新计划”、“高密工程”入选人员;

(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主要获得者,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主要获得者。

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人才;

(一)在京承担国家和市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等任务或其他重要科技创新的优秀人才团队,其带头人可办理人才引进;经两个国家或市级重大人才项目推荐,优秀人才团队成员可申请人才引进;

(2)近三年投资5000万元(含)以上或获得7000万元(含)以上股权现金融资的创新创业团队,自有投资或融资资金到位且运营效果良好的,其主要创始人、核心合伙人可申请人才引进。

进入;近三年累计投入超过65438亿元(含)或近三年累计获得超过65438亿元(含)股权现金融资的创新创业团队,自有投融资资金到位且运营效果良好的,由两位主要创始人或核心合伙人推荐,其团队成员可申请人才引进;

(三)在市辖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团公司等相应单位实施的重点人才工程中创新创业取得突出成绩的入选人员,可申请人才引进。

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服务人才

(一)“中国专利金奖”获奖专利的发明人,获得3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独立发明人,以第二作者及以上身份获得6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其专利在北京市实施转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承担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总部企业、新型R&D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的重要工作,近三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注册在市内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为8倍,注册在本市其他区域的企业为6倍);

(三)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中承担重要工作。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且近三年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市内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的事业单位为20倍,本市其他地区注册的为15倍);

(四)本市青年人才创新实践基地进站人员出站后由进站单位聘用。

文化创意人才

(一)在北京注册经营的文化创意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年均营业收入在3亿元人民币(含)以上,年均税后净利润在2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

(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等领域国家级奖项获得者,入选国家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工程的人员;

(3)知名媒体人、自由撰稿人、艺术经纪人、文化传承人、展览策划人、文化与科技融合人才,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著名作家、导演、编剧、演员、节目主持人。

体育人才

(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赛事策划组织者,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国际、国家A级裁判员,知名体育评论员、体育节目主持人;

(二)具有良好发展趋势和培养前景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第八条?加大国际交流中心建设的人才保障力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申请人才引进:

(一)重要国际组织或在京注册的国际组织分支机构聘用的核心人员;

(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R&D机构、外国或港澳台地区在京投资设立的规模以上企业聘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三)本市急需具有全球视野、掌握世界前沿技术、熟悉国际商业、法律、金融和技术转移规则的人才。

金融人才

(一)基金管理人及其管理的基金均在北京设立并备案,近三年实收资本超过6543.8亿元,在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实际投资超过5000万元,其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合伙人、合伙人委派的代表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满三年;

(二)基金管理人及其管理的基金均在北京设立并备案,近三年实缴资本在3亿元人民币以上,在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实际投资5亿元人民币以上,其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合伙人、合伙人委派的代表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满三年;

(三)在京设立的金融控股集团、持牌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平台、金融组织聘用的有突出贡献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

教育、科研、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申请人才引进:

(1)在国家“双一流”高校(或学科)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高级职称的高等教育人才和科研人才;

(二)在省级或地市级优质中小学具有10年以上教龄,并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3)具有三级医院10年以上医疗经验和高级职称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

(四)本市紧缺相应层次的其他教育和医疗卫生人才,以及事业单位所需的其他各类专业人才。

高技能人才的引进:

(一)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及其总教练、本市职业技能大赛一类第一名获得者和其他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以上相应技能大赛第一名获得者,可以申请人才引进;

(二)本市科技成果转化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可以申请引进人才。

对本市科技创新或者文化创新做出突出贡献并依法纳税的自由职业者,可以申请人才引进。

扩大短缺,急需人才选拔和引进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在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各类用人单位中稳定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人才引进:

(一)在国内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或者具有高级职称;

(二)通过人才引进综合评价;

(三)由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区、局级单位按程序推荐;

(四)由相应的人才鉴定委员会推荐;

(五)其他特殊人才或紧缺急需人才。

拟引进的人才应无犯罪记录,引进时一般应已在用人单位工作满2年。引进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对“三市一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对个人能力、业绩、贡献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