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字号存在的问题
——何成哲[1210218]2008-05-12 14:48:09
济南自古以来商业和手工业发达。老字号是泉城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老字号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老字号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有的甚至消失了。也有一些老字号品牌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老字号面临着两种未来,两种命运,呈现出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局面。
如何通过举办全运会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济南来振兴济南老字号,利用老字号资源发展传统工业、商业和文化旅游,不仅是促进济南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为保护济南传统风貌、扩大济南文化遗产影响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老字号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据资料调查,截至目前,该品牌创立于1956之前,济南* * *老字号约有50家。瑞福祥、大观园、燕喜堂、宝明斋眼镜、草包店等“老字号”历史悠久。但除了少数通过股份制改革激发了活力、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的企业外,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字号已经歇业,大部分仍处于困境。老字号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政治环境等客观因素,旧经济体制的制约,也有老字号跟不上新形势、缺乏自我调整机制等主观因素。但从整体上看,老字号产权制度不清晰、国有经济管理体制的内在缺陷和机制僵化导致了老字号的困境。
(一)体制约束,限制了老字号的生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几十年来,计划经济下国有经济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都对老字号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政企分开、政资分离,行政部门过多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分配等经济活动,使老字号失去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一方面,老字号的国有资产(包括老字号的无形资产)归属不清,所有者早已虚置,无人关心老字号的前途和命运;另一方面,老字号的国有资产经营权不到位,企业经营者有名无实或没有真正的法人产权,老字号的生存发展无人负责。这种制度缺陷不仅使老字号失去了发展动力和活力,也使企业失去了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
机制僵化,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一大批新型企业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的营销模式迅速成长起来,而老字号企业机制僵化,观念陈旧,缺乏自我创新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国内新知名品牌与世界知名品牌的激烈竞争,老字号品牌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些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没有及时注册自己的品牌,导致商标重复注册,要么品牌丢失,要么花巨额转让费买回。
二,促进济南老字号发展的对策建议
老字号是泉城济南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宝贵的财富。老字号作为文化遗产,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保护;老字号作为社会财富,应充分开发利用,使其在弘扬优良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繁荣省会经济、丰富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济南老字号进入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提出以下建议:
(1)深度挖掘和提升老字号品牌价值。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老字号价值中的潜在因素。例如,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但如果对其产品和服务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就可能重新焕发活力,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第二,充分整合老字号的文化资源,建立老字号博物馆或老街(如芙蓉街),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提升城市的底蕴和形象。
(二)深化国有老字号企业改革
国有体制是老字号发展的最大障碍。加快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把国有老字号企业改造成股份制企业,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字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是允许老字号企业的原家族后裔或主要经营者(掌握传统技艺或特殊技术的人员)大股持股,也可实行期权制,以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老字号企业上市,借助资本市场推动老字号企业发展。比如同仁堂的上市,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还保证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第三,大部分中小老字号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应该彻底退出,改制为民营资本结构的股份制企业,让老字号企业重新走上民营化的道路。四是对破产、关闭或被收购、兼并的老字号企业,其品牌应由政府有关部门公开拍卖、转让或有偿使用,所得资金全部用于扶持老字号企业发展。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通过拍卖、招标等方式购买、参股、控股老字号企业。
(三)优化老字号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