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贬值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相对于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的贬值,由于前几年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贬值幅度较大,人民币本质上仍处于贬值状态。

■本专家葛寿坤。

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理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

主要专著:《生产关系论》(获江苏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引发的信息铺天盖地,相关讨论也如火如荼。但在笔者看来,很多观点还不够深入,不够具体。如果说清楚了,那就让人觉得有点迷茫了。比如,决定人民币是否升值的因素是什么?是因为出口有顺差吗?人民币升值不升值,或者外国有压力就升值,谁有权力决定?如果升值,对社会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对策?这些问题都不是很清楚。

人民币汇率是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比值,反映了人民币的国际价格。人民币国际价格的变化将在各国之间重新分配利益。人民币的国际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基本观点主要是由人民币供求关系决定的。比如,如果中国对美元的需求很大,而美元对我们来说相对短缺,需要美元来平衡国际收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让人民币贬值来获得更多的美元。另一方面,如果美国对人民币的需求很大,需要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和国际收支平衡,那么就要求美元贬值或者人民币升值(希望只能是希望,而不是决策)。至于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有国际债务。如果债务到期,急需外币偿还,本币可能贬值;进出口、结汇、支付的平衡,逆差过大,需要外币平衡,也会使本币贬值;国际访问、学习和旅游引起的国际货币需求的增加也会导致本币贬值。反之,则相反。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的国际价格提高,其货币所能代表的国际商品价值就会提高,这个国家的货币所代表的财富也会相应增加。比如人民币国际汇率升值10%,那么原来的1:1的比例就变成了1:1.10。如果一个货币单位换算成1元人民币,现在就是1.65438+。但尽管如此,由于货币流动性及其分配的影响,以及债权债务的因素,一国货币的升值,虽然这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和财富增加了,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给这个国家带来好处。例如,在债务债权方面,如果一个国家以本国货币欠下更多外债,那么本国货币升值就意味着债务增加;如果这个国家是债权人,其货币升值就表明其债权贬值。

从不同国家的货币分布来看,如果这个国家持有的国际货币(外汇储备)较多,那么本国货币升值就意味着其持有的国际货币自行贬值;如果这个国家的货币有相当一部分被外国持有,那么它的货币升值会增加世界上持有这个国家货币的人的财富,反而说明这个国家的财富被别人瓜分了。

当然,以上分析只是从静态的角度出发。如果引入动态因素,情况会更复杂。比如升值是进口的需要还是债权债务的支付需要?升值是自由浮动汇率还是国家公布的官方汇率的调整?一国的国际货币是集中在国内还是分散在企业和居民手中?不同的情况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利益结果。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往往把本国货币贬值作为扩大出口的手段,反过来又把本国货币升值作为减少出口顺差的措施。比如近几年中国出口顺差比较大,欧美等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对此,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认为,货币贬值的国家必须有承受贬值的能力。除了贬值带来的利益和财富的转移,就出口而言,由于贬值意味着出口价格的降低,所以要考虑出口企业对贬值的承受能力。如果贬值给出口企业造成损失,就很难实现低价产生的出口竞争力。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形成出口竞争优势的国家来说,这种优势实际上是靠劳动者低廉的工资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的,但从长远来看,这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小康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是客观矛盾的。同样,货币升值也有一个承受能力的问题。抛开升值可能产生的利益分配,仅从进出口的角度来看,升值首先提高了出口产品的价格,明显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出口产品的价格一下子提高,必然会对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货币升值自然有利于进口,但对于出口型国家来说,如果出口遇到困难,进口会有多大的好处?因此,如果升值或贬值引起的连锁反应和影响不明确,利弊权衡不充分,贬值或升值的政策取向要慎用或基本稳定。

笔者认为,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升值是有一定原因的。主要是对比美元对欧元和日元贬值,人民币应该升值。并不是因为中国与一些欧美国家的贸易有一定顺差就会升值。进入新世纪以来,到2004年底,美元对欧元贬值36%,对日元贬值24%。由于中国过去采取了盯住美元的政策,如果人民币继续跟随美元,实际上人民币本身已经大幅贬值。所以,放弃盯住美元,实行“一揽子”汇率政策后,人民币升值是正常的。而且,即使人民币有所升值,但相对于美元对欧元、日元的贬值,由于前几年人民币对欧元、日元贬值幅度较大,人民币本质上仍处于贬值状态。

至于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出口主体中,外资企业占出口比重较大,并不都是内资企业出口。如果升值,不仅对本土企业有影响,对外资企业及其来源国也有影响。其次,中国出口形成的顺差既不是倾销,也不是不公平贸易。相反,一些国家垄断了技术贸易,对贸易不平衡有一定影响。例如,外国对中国的主要出口是飞机和大豆。再次,中国出口的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是国际资本转移产业分工的产物。比如纺织产品出口,很大程度上是从国外转移过来的产业,这是一个规律现象。一些国家以就业问题为借口进行攻击,意义不大。此外,如果部分热钱因投机因素进入中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或者改革尚未到位,就要以升值为由开放资本市场,实施浮动汇率压力,需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