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居易也是诗人?看看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

说到诗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李白。的确,在课本上,可以说这个题目已经是硬性的了。诗仙指的是李白,其他都不是诗仙。可是,你知道吗,在真实的历史中,李白真的不是诗人,真正的诗人是另一位伟大的诗人,白居易。此事并非空穴来风,即使在史书中也是如此。

“诗仙”是李白,“诗圣”是杜甫,“诗魔”是白居易,“诗佛”是王维...教科书一般都是这样规定唐代几位著名诗人的。

众所周知,唐朝的诗歌是发达的。给诗人起绰号确实有助于记住其诗歌艺术的特点,然而这些绰号是怎么来的,很多人并不清楚,也没有必要去搞清楚。毕竟只要记住考试中的答案就行了。过多的管理会浪费精力和时间。

唐朝的事情要看唐朝的账目。描述唐朝事件最可靠的书是正史,即《旧唐书》和《新唐书》。

根据这两部史书的记载,“诗仙”根本不是李白,而是白居易!

《旧唐书》(166)《白居易传》(116)记载,认识我的以为是诗仙,不认识我的以为是诗魔。白居易在一封在文学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信中陈述:认识我的人以为我是诗人,不认识我的人以为我是诗人。这个自述权威吗?

取决于这封信的价值。这封信后来有个标题叫《九书同袁》。在这封信中,白居易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文章写在时间里,歌诗写在物上。”

这封信开头就说“触动人心者,先不要多愁善感”,所以这封信是有权威性的。所以这封信被记录在《旧唐书》全文里,那么长,3600多字。

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点意外:认识白居易的人都叫他“诗人仙子”,不认识的人都叫他“诗人魔”。我们今天不认识他吗?称他为“诗人魔”是极大的误解?

对于这两个绰号,白居易有自己的解释:在心灵上下功夫,在声音上下功夫,彻夜不眠,不知其苦,何乐而不为?我会把同事当成美丽的风景,或者在他们消磨时光的时候办一场盛宴,或者在月夜享受美酒,也不会觉得自己老了。虽然很适合彭颖爱鹤爱游的人,但除此之外没什么可补充的了,还有什么呢?

可见白居易对这两个绰号都是认可的,但他更喜欢“诗仙”这个称呼。在这两部史书里,李白都不叫“诗仙”!有“仙”字。

《旧唐书》(卷190)《李白文远传》(下):何张之见白,赞曰:“此天庭有神仙。”《新唐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知章而见其文,叹曰:“子,你是神仙!”

何评价李白是“下凡的神仙”。注意,这两种评论有一点不同:《旧唐书》中记载的是何笔下的李白形象;《新唐书》的记载是何论李白的文章。这两条评论没有把“诗”和“仙”联系起来!

可见,当时并没有人把李白称为“诗仙”。不然比李白晚出生70多年的白居易怎么敢用前辈李白的名字?不可能这么蠢,没有区分,侵犯知识产权!即使在宋代,李白也没有“诗仙”之称,否则,大文豪欧阳修为何不将其编入《新唐书》?

“诗仙”这个名字是怎么从白居易移到李白身上的?我想知道谁能解释这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