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B&Q的企业在哪里?听说是外企。为什么它的名字看起来像中国的名字?

B&Q;q)翠鸟集团,来自英国,属于世界500强企业,是一家拥有30多年成功管理经验的大型国际装饰建材零售企业,实力雄厚,发展迅速。B&Q与中国的“缘分”始于1999年6月18日。当时,B&;q凭借其国际先进的零售管理模式和在中国台湾省开设连锁店的丰富经验,隆重拉开了在中国内陆地区发展的序幕。B& amp;q .内地首家连锁店成功登陆上海,正式以“B&Q”为品牌,开始了在中国内地的发展之路。

在中国建材市场,B&Q拥有许多同行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首先,B&Q的商品种类繁多。作为欧洲最大的家居装饰零售商和翠峰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唯一零售品牌,B&Q拥有全球采购网络,每年从国际市场引进大量产品。其次,B&Q有自己的品牌、信誉、价格和规模优势。目前,B&Q已经拥有B & Q color、Eco Economic Wear和Value Chaohui三个自主品牌,其产品基本可以覆盖建材家居的所有领域。第三,强大的资金支持。得益于翠峰集团的资金支持,B&Q拥有充足的自有资金和便捷的融资渠道。最后,先进的管理模式。B&Q遵循英国公司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和质量监督体系,保护优质品牌产品,杜绝假冒伪劣,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回顾几年的发展历程,B&Q在中国发起的具有诸多“先天优势”的“圈地运动”可谓“一步到位”。以华南为例。自2002年3月B&Q深圳罗湖店开业以来,短短三年时间,B&Q已在深圳、广州、福州、东莞开设近10家门店,营业总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B&Q在华南市场的扩张速度是业内最快的。2005年4月,B&Q以8500万英镑收购了奥贝德在中国的业务,使其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迅速扩大至41。截至2005年底,B&Q已在中国开设了48家连锁店,包括上海、杭州、深圳、昆明、青岛、武汉、广州和北京。2005年,B&Q中国的销售和利润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上半年零售业务增长35%。剔除开新店因素,老店同比增长8.5%,利润比2004年同期增长3倍。

展望未来,B&Q充满信心。中国区总裁卫哲认为,未来中国的建材零售市场仍将“超市体系和摊位体系并存”,但在大城市和二线城市,建材超市体系将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的增长空间无疑给了B&Q加速扩张的动力。卫哲表示,未来五年,B&Q在中国的连锁店将超过100家;未来,B&Q中国将占其全球连锁店的一半。

跨国巨头“与时俱进”

在中国,它被标为“B&;q“B&Q产品高速增长,不断与消费者见面,产品几乎涵盖家装、家居生活等所有领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B&Q以其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调整,一次又一次向中国市场展示了这个建材销售巨头的敏锐和灵活。在大多数人眼里,B&Q的速度和效率是最引人注目的。众所周知,在这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为了跟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B&Q迈出了无数的“舞步”,以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

2000年,刚刚落户中国的B&Q开始在全国推广二层店模式。原因是很多客户认为B&Q开的第一家和第二家店都很小,于是B&Q改变了之前的单层模式,开始在全国推广双层店,大大降低了物业成本。B&Q全球首家两层店上海杨浦店开业,也是B& amp B&;问:世界上的新概念商店。杨浦店集家居灵感与美化生活于一体,丰富了商品种类,帮助每一位消费者更轻松地打造一个舒适而自豪的家。

2001年,B&Q基于对市场和消费者特征的理解,首创了建材超市和装修设计中心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成立了B&;B&Q装饰中心。B&Q发现,中国大陆人不像英国消费者那样有自己动手装修的习惯。通常买了建材后,他们还要找人装修。B&Q“装修中心”提供从装修咨询、设计、选材、施工到质量监督的一站式专业服务,让消费者摆脱复杂繁琐的传统装修流程。业务一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发展非常迅速。

2002年,在发展零售的基础上,B&Q推出BtoB团购业务,向房地产开发商和集团销售建材。同年与复地集团合作参与海南博鳌亚洲论坛项目,为项目提供优质装饰建材。2003年,B& amp;Q B&Q再次与复地建立战略联盟,与万科、华润的合作联盟也进入了新的领域。团购业务使B&Q在采购规模上具有压倒性优势,也加速了B&Q的扩张2002年6月10,B&;Q B&Q成立全装修住宅项目组,并于同年成功完成苏州白领公寓项目,正式涉足全装修住宅项目领域。

2003年,B&Q启动了在中心城市开店的战略。在所有欧洲国家中,B&Q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即先在二三线城市开店,再在大城市开店。在中国大陆,B&Q的开放战略是基于中国的实际国情。首先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占领大城市,然后是对周边二线城市的区域密集开放。

2004年,B&Q开始推进其产品战略。也就是在产品差异化上下功夫。B&Q认为,零售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是产品差异化,避免产品同质化。因此,在B&Q门店的5万多个品牌中,有2000多个属于自主品牌,约占总数的4%,并占销售额的6%-7%,比一般商品的销售额高出一倍;B&Q的差异化产品超过65,438+00,000个,占总量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