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疆域

汉武帝在位期间,汉军三战皆败于匈奴,导致广大漠北地区出现亭台楼阁、驿站临路的局面。西域大臣也属西汉,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护都处,保护各国。今天,朝鲜半岛的北部直接处于当时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幅员辽阔,东至大海,西至青脊,南至岭南南海,北至俄国。

有兴趣的请往下看。

汉武帝建立一个国家的雏形?

“中国的疆域很大程度上是从汉朝开始形成的,这说明中国不是一个扩张主义国家。”这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在不久前的一份报告中所说的。如果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于是汉朝建立了一个中原王朝的初步形态,然后繁衍生息,变成了今天中国的疆域,其中汉武帝的疆域扩张最具开拓性?

“中国在秦朝以前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没有‘总疆域’的概念。”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教授说。所以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的秦朝,就成了我们目前追溯中国“版图”的初始点。?

秦朝的疆域包括战国末期七国的所有旧地,但也有一部分是新从其他民族手中夺取的。“虽然秦朝在一些地方建立了郡县,但当时的统治范围很小,”葛熊健说。比如秦长城西起甘肃临洮,实际上是秦朝的西部边陲;在今天的浙江南部、福建、云贵、四川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只控制交通线和行政中心”。当地部落的首领仍然保持着他们的权力。但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秦朝开发的疆域构成了后来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要部分,成为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

秦朝的世界并没有像秦始皇所期待的那样维持“二三不朽,流传无穷”。他死后第二年,陈胜和光武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敲响了秦朝的丧钟。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西汉初期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疆域收缩的过程."葛熊健说。秦末农民起义接着楚汉战争,中原动荡。秦朝新的疆域完全丧失,西南和南方全部被地方民族夺回,或者建立了实质上的独立政权;另一方面,北方的匈奴趁机南下,占领多地,威胁长安地区。“所以秦末汉初王朝的疆域不仅比秦小,而且比战国晚期也小。”?

汉初的疆域收缩,直到汉武帝在位才告一段落。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继位。那时候,它刚刚经历了“中国统一以来第一次被历史学家推崇”(在黄仁宇)。汉朝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大增强,粮食和物资储备相当充足,对外开放的条件已经成熟。?

汉武帝在位的前40年(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一方面恢复和巩固了秦朝原有的疆域,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疆域。北境的开发是从匈奴战争开始的。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始于公元前129年,持续了三四十年。这一时期,以卫青、霍去病为将领的汉军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反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夺回了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但被654.38+0.5万人歼灭的匈奴被迫退守大漠以北,人畜锐减,开始衰落。此后,“汉朝在阴山线上巩固北方边界”。?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攻打河西,活捉了匈奴邪王之子。不久,邪王杀了不肯投降的秀土王,率兵投降汉朝。就这样,汉朝的疆域扩大到了整个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即青海湖以东和祁连山东北,先后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晋城等五郡。自从汉朝控制了河西走廊,西域的大门就打开了。?

“这个地区曾经是匈奴和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地。汉武帝将其与大陆挂钩,从此再未分离。”葛的评价是“此举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政权对一个地区的控制,更是中原文化从此传入中亚,河西走廊也成为中西艺术、文化、佛教交流的重要通道。”?

汉武帝继位十年左右(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招兵向西南挺进,在那一带建立了十几个新郡。但由于修路工程艰巨,加上汉朝忙于对付匈奴,一些新设的郡县一度被取消。到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恢复了对“西南夷”的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汉朝先后在此建立七郡,将西南边界延伸至现在的高黎贡山和哀牢山。“现在的西南基本包括在内,还有云贵高原和缅甸,都成了汉朝的版图。”葛熊健说。?

在东北,汉朝初年,中原人魏蔓率领数千人进入朝鲜半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公元前109年,梁武帝用兵朝鲜,次年朝鲜投降,“将东北边境推进到朝鲜半岛中北部和辽东地区”。?

岭南统一是大势所趋。秦朝虽然在汉朝之前就已经在岭南设郡,但是并没有得到巩固。公元前113年,武帝召南越王到长安朝见。第二年,反对并入汉室的南越宰相陆贾杀了国王和中国大使,发动叛乱。汉军兵分五路,攻占了吕佳。汉朝在南越境内设八郡,次年又在隔海相望的海南岛设朱雅、渤尔两郡,南越边境比秦朝时更为延伸。“当时汉朝的边界已经延伸到越南中部,设立日南郡”,所以“自汉武帝以来,越南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直到10世纪独立。?

有趣的是,我们还能从一些保存至今的地名中嗅到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征战的气息。梁武帝纪:六年(公元前111),梁武帝东征,来到桐乡。听到攻下南越都城的喜讯,他把桐乡改为“闻喜”。次年,梁武帝巡至吉安县新中乡,臣下报称活捉并斩首南越丞相陆贾,甚喜,遂改新中为“霍家”——这就是今山西省闻喜县、河南省霍家县县名的由来。?

西汉疆域在汉武帝后期达到顶峰。但由于扩张过快,建设过度,部队和财力无法适应,加上一些地方官员的暴政造成当地民族反抗,所以一些地区以后不得不收缩。“海南岛在汉武帝时期曾经是汉朝的领土,但后来因为人口有限,没有必要从大陆大规模移民到海南岛。因为民族关系没有处理好,地方反抗势力在一起,后来的皇帝(汉元帝)就放弃了。”葛说,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福建和浙江南部,导致人口全部撤离。除了这些局部的收缩,西汉的疆域基本稳定,一直到西汉末年。?

西汉初期的人口估计在1.500 ~ 1.800万之间,到汉武帝初期增加到3600万左右。从武帝中期开始,人口停滞,负增长,直到西汉末年才达到6000万左右的高峰。汉代扩张疆域的行动发生在人口远未达到最大的阶段,当人口接近高峰时,非但没有采取任何扩张疆域的措施,反而收缩了。所以葛认为:“一般来说,西汉的扩张与人口压力无关。”?

汉朝疆域的扩大,似乎也说明了汉朝在秦时依然继承了北方民族强烈的边塞性格,其生命力在地理边界上扩张。虽然多次深入蒙古高原,但战争一结束就退守长城,稳定的疆域并没有超出秦朝的范围。因此,在葛看来,汉武帝的征服是以强大的农业社会为特征的。?

“当时适合耕种的地方,大部分都成了汉朝的土地。汉朝时多次打到蒙古高原,但都没有设立行政区,因为只在适合农业的地方设立行政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领土不是想扩张到哪里就扩张到哪里。”葛熊健说。?

葛熊健的观察可能与黄仁宇的观察不谋而合。黄仁宇写道,梁武帝邓吉三年(公元前138年),有官方记载“河水漫过平原,人饥相食”。关于武帝,经常有担心洪水灾害的叙述。“北方绵延2000多里的国防线与‘15寸雨量线’重合。线西北,年降雨量不足15寸,无法经营农业。只是游牧民族进出的地方,这种威胁也迫使中国统一应对。”扩大领土可能是需要扩大农业生产的另一种表现。?

“中国的雏形在汉代基本确立”。在葛看来,中国的疆域虽然在接下来的千百年间发生了变化,但“主要的农业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变化集中在边疆地区。“元朝建立青藏高原和蒙古,到清朝才真正定下来”。?

/我?ct=503316480。ampz = 0 & amptn = baiduimagedetail & ampE4 % B5 % DB % CA % b 1% B5 % C4 % BD % AE % D3 % F2 & amp;in = 5621 & amp;cl = 2 & ampcm=1。sc = 0 & amplm=-1。pn=2。rn=1。di = 2151117612。ln = 11 & amp;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