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和投诉有什么区别?

诉讼和上诉的区别如下:

1.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依法解决诉讼纠纷的活动,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上诉是生效法律判决的最终确认程序;

2.诉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判和执行。起诉是启动国家保护机制的前提;申诉是诉讼程序结束后,请求对生效裁判进行再审的活动;

3.在诉讼中,法院处于主导地位,当事人基于程序法的权利义务参与;上诉不一定导致再审程序,也不能停止原判决的执行。

诉讼类型:

1.民事诉讼:涉及个人或企业之间的私法纠纷,如合同纠纷、侵权赔偿等;

2.刑事诉讼:国家对犯罪行为提起公诉,是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3.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

4.商事诉讼:涉及商事法律关系的纠纷,如贸易、投资等商事活动中的纠纷;

5.知识产权诉讼: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侵权纠纷。

综上所述,诉讼与上诉在法律程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通过起诉、审判和执行,依法解决诉讼纠纷的活动,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法院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上诉是对已有法律判决的审查请求,通常在诉讼程序终结后提起,不保证再审,不影响原判决的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提起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提起诉讼。

第四十九条

具有诉讼权利义务的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方式,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

第十条

刑事案件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申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申诉超过两年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一)原审被告人可以无罪释放;(2)原审被告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三)疑难、复杂或者重大案件。

不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