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改性塑料行业怎么样?

改性塑料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发科技(600143)、国恩(002768)、普立兹(002324)、道斯(002838)、汇通(688219)、依桐(300538)等银禧科技(300221)、美联新材(300586)、沃特(002886)、南京巨龙(300644)、杰士杰(834166)、和昌聚合(832089)、江苏博韵(3009)。

本文的核心数据:改性塑料的产销数据、区域分布、营业收入。

工业概况

1,定义

改性塑料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两者兼有的方法,在通用高分子树脂中引入特定的添加剂,或改变树脂的分子链结构,或形成互穿网络结构,或形成岛状结构而得到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树脂材料。

与原树脂材料相比,改性塑料在电学、磁学、耐热性、阻燃性、耐老化性和力学性能方面具有更优越的性能。2011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文件《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确定了当前应优先发展的十大产业中的第四大产业“新材料”,其中之一就是“高分子材料及新型”。

根据其功能应用,改性塑料主要可分为阻燃树脂、增强增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塑料合金和PVC合金制品等。他们的消费群体和应用如下图所示:

2.产业链分析:适用范围广。

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由五种通用塑料和五种工程塑料加工而成。根据填料的不同,改性材料可以具有阻燃、抗冲击、高韧性、易加工等特点。目前,改性塑料已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建筑、包装、轻工等行业。

目前改性塑料上游主要有石化、合成树脂/塑料、改性剂企业,其中石化上游企业主要有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华金股份;上游合成树脂/塑料企业主要有永跃科技、华峰超细纤维、宏昌电子、佛塑科技、沈剑股份等。上游改性剂企业有联龙、日兴化学、皇马科技、瑞丰高材、华晨。改性塑料产业链中游主要有金发科技、国恩股份、普利特、黎明股份、汇通股份、依桐股份、国民科技、巨石化学、银禧科技、美联新材、华特股份、南靖巨龙、杰士杰等企业。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增速放缓

我国塑料工业起步于解放后,第一套PVC树脂合成装置于1958年在金溪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的塑料加工业进入工业发展时期。1972之后,我

中国先后建立了一批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原料生产基地,推动了中国塑料工业的逐步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塑料加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家不断出台鼓励轻工业发展的政策,通过大规模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积极吸引外资设立外资企业,大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整个塑料加工行业发生巨大变化。在此期间,我国的改性塑料技术逐渐兴起,但由于改性技术相对落后,改性塑料产品的性能或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许多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杜邦、巴斯夫、帝斯曼等国际跨国公司借机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我国第一代改性塑料企业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出现。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汽车、家电迅速普及。随着全球节能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汽车、家电向轻薄化方向发展,塑料制品对金属等材料有明显的替代作用。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内一些改性塑料企业发展迅速,规模迅速扩大,技术不断提高,在配方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部分改性塑料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逐步应用于高端领域,助推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塑料强国。

产业政策背景:改性塑料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

“十三五”后,加快塑料加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塑料加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都成为“十三五”的重中之重,塑料行业相关政策也接踵而至。

展望“十五”,我国将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在“十五”期间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和任务中得到高度重视。“十五”期间,树脂材料(LCP、PI、环氧树脂等。)用于5G通信基站的核心覆铜板将重点开发;聚砜、聚苯砜、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等高性能工程塑料。

行业发展现状

1,改性塑料产量继续增加。

2010至2019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逐年增加。2020年国内塑料产量10355万吨,同比增长7%,改性率21.7%。2020年改性塑料产量2250万吨。

2.江苏、浙江和山东是生产改性塑料的主要省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级塑料产量地区数据,2020年,全国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江苏、浙江和山东,产量分别为232.86万吨、226.66万吨和193.86万吨,占比分别为10.92%和10。

3.家电和汽车是改性塑料的主要下游领域。

从下游需求来看,家电、汽车、办公设备、电子和电动工具是改性塑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中,家电作为改性塑料最大的消费领域,2020年将占到34%左右,其次是汽车领域,占到19%。随着“以塑代钢”、“以塑代木”政策的不断推进,我们相信未来改性塑料的下游需求领域将更加广泛。在传统应用需求逐渐放缓的同时,新的市场应用将逐渐打开。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中国改性塑料行业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

从产能分布来看,目前我国改性塑料行业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2020年全国排名前15的省市中,华东占5个,华东占改性塑料比重最大,其中江苏省占11.74%,浙江省占11.74%。

2.企业竞争:目前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金发科技产销量领先。

改性塑料行业上市公司公布的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金发科技改性塑料销量为154.66万吨,同比增长22.36%;国恩改性塑料销量306,5438+0.2万吨,同比增长65,438+00.00%;汇通改性塑料销量为34.52万吨。目前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有金发科技、国恩股份、汇通股份。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改性塑料业务营业收入和改性塑料产销量都比较大。从产销率来看,2020年只有巨石化工、聚比利科技、华特股份的改性塑料产销率大于100%,其他企业均处于产能过剩状态。

2020年,金发科技的市场份额将达到7.1%,汇通将达到1.6%。国恩股份市场份额达到1.4%。

总的来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从各企业产量来看,2020年CR5在改性塑料运营市场的市场份额将为12.62%,主要是因为改性塑料的工艺流程短、简单。目前一些通用的大型改性塑料的原配方市场是开放的,所以进入了更多的厂家。改性塑料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在于配方。在配方设计中,原料和改性添加剂的配比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产品性能指标的大幅波动。因此,改性塑料在汽车、精密仪器等领域的技术和资金壁垒较高,而在包装、办公用品、餐具等领域的技术壁垒较低。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预计2026年国内改性塑料产量将达到2858万吨左右。

改性塑料作为一种新材料产品,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因此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为行业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中,《中国制造202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改性塑料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未来,改性塑料将向高性能、环保、多功能方向发展,并逐步渗透到更多的应用领域。然而,目前改性塑料行业的生产环境并不乐观。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现在出现产能过剩。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多国出台限塑禁令。2021年,中国经济开始从新疫情的影响中恢复,对改性塑料下游行业汽车、家电影响较大。这两个行业对改性塑料的需求也有所回升。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疗器械行业对改性塑料的需求激增,增加了对改性塑料的需求。综合来看,未来五年,国内改性塑料行业将进入恢复期,产量开始增加,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

2.改性塑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性能不断提高,对环境友好。

改性塑料的应用领域逐渐拓宽。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改性塑料的阻燃和合金化水平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也从单一的工业领域逐步扩展到建材和电气领域。比如改性PP塑料可以有效替代大理石的应用,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加工性好的特点。

工程塑料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可以通过改性提高各种机械物理性能,以满足下游行业对工程塑料的高性能要求,如耐高温、高阻燃、高耐热、高流动性、耐磨、高刚性等。高性能工程塑料主要是通过“合金化”处理,将工程塑料与其他塑料混合、接枝、嵌段,将各种塑料的性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塑料材料,在工程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纳米改性塑料生产过程中无机纳米粒子的加入量相对较少,仅为通常无机填料的1/10左右,而复合材料的密度与原树脂的偏差很小。因此,通过纳米技术获得的改性塑料不会因为改性塑料密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改性塑料的工厂生产成本,也相应避免了因填料过多而导致的改性塑料性能的下降。通过纳米化改进的改性塑料的性能大大加强,并且纳米改性塑料在加工或回收过程中不会破碎,改性塑料获得了很强的可回收性。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消费者对塑料制品的阻燃性要求越来越高。无卤、低烟、低毒的环保型阻燃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索尼、苹果、惠普等一些跨国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环保标准。除了限制卤素化合物之外,它们还对铅、镉、汞和六价铬等重金属施加了有限的控制。

以上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改性塑料行业产销需求及投资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