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国家文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措施

(一)政府投资保障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与国力相匹配、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文化建设公共* *财政投入增速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速,提高文化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加大公共* * *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经费保障投入。以农村和基层、边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重点,优先安排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重点保障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所需经费,支持公共文化机构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依法保护公共文化设施用地。中央、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文化建设。转变投入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相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的比例。加大文化遗产保护投入。支持政府间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支持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文化技术研发,提高文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2)文化和经济政策。修改或延续现有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企业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投入明显增加。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对文化内容创意制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实行税收优惠。继续征收文化建设费和民族电影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强和改善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发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强对原创作品的政策支持,培养创新人才。将文化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制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类别和范围,运用产业政策鼓励文化企业集成应用高新技术,支持文化装备产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继续落实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将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配套政策实施期限再延长5年。

(3)文化贸易促进政策。加强现有支持对外文化贸易优惠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完善相关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支持文化企业境外投资、招标、营销、展示宣传等市场开拓活动,为文化企业走出国门提供通关便利。在开户、资金兑换等方面为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展境外业务提供政策便利。加强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进出口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

(4)版权保护政策。建设覆盖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的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和版权交易平台,支持版权代理、版权价值评估、版权质押登记、版权投融资活动,促进版权贸易常态化。加强版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增强全社会版权保护意识。发展版权相关产业。

(5)法律保护。建立健全文化法规体系,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法律法规。,及时将文化建设重大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强地方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设法治化水平。

图表:栏目10文化法律法规。新华社记者孟丽晶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