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汽车行业的“闪电战”?
“快”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战斗的本质。如果说造车有闪电战,那一定是恒大。
9月1日,恒大健康正式更名为“恒大汽车”。至此,恒大汽车距离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设定的战略目标,即力争在3-5年内成为全球最大、最具实力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又近了一步。
截至发稿日,特斯拉总市值达3792.46亿美元,恒大市值2306.88亿港元。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恒大市值不到1/12特斯拉。
但回顾其近几个月的市场表现,恒大汽车的股价从今年3月27日最低的4.72元/股一路飙升至8月4日最高的37.7元/股,股价涨幅高达698.73%。市值从407.8亿元飙升至3257.28亿元。即使后续略有下降,但现阶段仍超过SAIC,稳坐国产车第一把交椅。
更引人关注的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恒大造车仅一年半左右,尚未推出量产产品的基础上。
这让人想起“闪电战”。
闪电战的核心要素是速度、奇袭和专注。即充分利用飞机、坦克、装甲车等现代战争工具的速度优势,以超出对手反应的闪电般速度打击敌人。“快、准、狠”的程度足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敌人。
也类似于中国古代《孙子兵法》中进攻战的方法论,描述为:“不可防则快。”
恒大市值半年暴涨8倍,对于SAIC、一汽等传统汽车巨头,对于蔚来、特斯拉等新兴车企,无疑相当于一道闪电。
事实上,恒大自入市以来几乎所有的动作也都符合闪电战风格。
自2019入主以来,恒大凭借资金优势开始了疯狂的“买中买”。短短一年时间,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模块化底盘架构和知识产权、三合一动力总成核心技术、整车制造技术、轮毂电机技术和电池技术,拥有全球最强的工程技术和造型设计团队、全球最顶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全球最先进的生产线和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网络。
甚至一口气与15顶级造型设计大师签订战略合作,同步启动15款研发,一口气发布首期6款,实现A到D级全覆盖。相当一年前,许家印在地产领域创下了13的地产开发记录。
第一招是王者轰炸,恒大造车的速度和力度令人目不暇接。
事实上,闪电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保持空中优势,也就是为闪电战提供一个安全的活动范围。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要造车打闪电战,其背后的资本无疑相当于其空出的范围。
据恒大财务总监潘增透露,恒大集团预计将投资294亿元用于汽车业务,恒大集团高达2.1万亿元的总资产是其投资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强大后盾。
的确,这个时代充满了戏剧性和不确定性。在以前,谁会想到成立十几年的电动初创车企特斯拉的市值能超越拥有百年历史的丰田、大众等传统车企巨头?同理,回顾3-5年,谁能说恒大不能超越特斯拉重新封神?
据BuyCar.com介绍,为了追赶对手,恒大已经在上海和广州的生产基地完成了2545台智能机器人的组装,初步产能为20万辆。这些全部实现后,每分钟可以生产1辆车。未来3-5年,其产能将扩大至654.38+0万辆,并同步实现654.38+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要知道,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只配备了上百台智能机器人。现阶段年产能只有1.5万辆,完全投产可以达到50万辆。和恒大比,还差一半。
营销方面,近期恒大集团斥资654.38+04.4亿拿下广汇集团40%股份,打通了生产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据了解,恒大汽车目前正在快速筹建恒驰汽车展销体验、销售、保养保修售后服务三大中心,包括36家恒驰展销体验中心、1.6万家恒驰销售中心、3000家自建及授权保养保修售后服务中心,销量百万辆。
以上种种,可能就是恒大从上到下都有信心恒驰上市后很快占领市场的原因。
写在最后:的确,恒大造车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一场凶猛的闪电战,至于这种打法能否成功,还得等到恒驰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来证明。
但无论成败,正如闪电战作为一种全新的战术被镌刻在世界军事史上一样,恒大造车也将作为商场闪电战的典范被镌刻在世界汽车工业的百年历史长卷中。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