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任职期间的工作总结?
第一,政治思想认识。
一是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档案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我们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很强的重要工作,是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档案部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档案工作职能的履行是关系到县域经济投资软环境和软实力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强化“对历史负责、服务现实、思考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为局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决策建言献策。。
二是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增强依法管理档案的法律意识和能力。转变档案工作方式,把依法行政、依规服务作为重中之重,严格按照档案法、省、州档案工作条例和档案工作许可法律法规,加强对文物法、著作权法、物权法等知识产权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有法可依,严格处理各类法律关系,依法开展金平文献抢救工作。
三是加强对档案工作特殊性的认识,激发对档案工作的热爱,树立甘于清贫、甘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服务的敬业精神,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价值观。注意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弘扬“八个方面好风气”,着力提升档案部门“五个力”,紧紧围绕打造“金平文件”文化品牌,提高社会各界和公众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通过创大品牌、争大项目,为金平打造“一流生态园区县”、促进旅游发展做出贡献,推动大发展。
第四,常怀从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法纪之心,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廉洁自律,不存在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有很高的工作标准,严格遵守法律,要求员工先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怕重。作为单位领导,要自觉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表率,时刻告诫自己“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浪费”,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避免出现“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醒觉”的现象,不要盲目追求大成功。注重研究新形势下我县档案管理的新规律、新特点,注重程序,规划民主公开,注重听取职工意见,调动职工创新思维和积极性,树立超前意识,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充分估计困难,少走弯路,目标措施明确有力,方案可行,遇到问题和困难,分析研究解决,工作重视。坚持民主集中制,注重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会议决定和规章制度执行的严肃性,保持日新月异,言行一致。无论分工如何调整,我们既要强调个人责任,又要积极配合,提升员工中心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创造力和公信力”。
第二,工作职责的履行。
一是本着“对历史负责,服务现实,思考未来”的工作方针,主动做好分管工作。今年,在没有现有馆藏档案目录的情况下,克服困难,集中人力物力对3000多卷未建立卷内目录的档案进行编目录入,* * *完成档案基础数据录入111。目前,我馆已录入中华民国档案馆档案一级目录和建国后部分档案一级目录46万余种。加强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让“死”的档案变成“活”的信息。一年来,我县林权改革后期利用档案6795卷,用于编纂史志、学术研究和解决森林、经济、社会纠纷,复印摘抄材料152卷,8298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深入平略闫寨村,借助“国检两基地”帮助联系和平邱高坝小学,帮助该村实施总长1,000米的运河维修工程,资金2600元。深入蒙奇、黄门、秋苹等乡镇收集金平文件,指导归档规范化工作,做好局机关管理、档案培训、行政执法等工作。恢复局图书馆消防信访24小时值班制度,培训我县66个单位71份档案持证上岗,开展15份单位档案执法检查,限期整改相关乡镇、县直机关档案安全、保密、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是关注新形势下我县档案管理的新规律、新特点,积极为局主要领导出谋划策,立足基础做好长远规划,处理好金平文献抢救保护与物权法、著作权法、知识产权的法律关系,大胆探索新思路,带动干部职工,做好新一轮“金平文献”保护工作。档案法和省、州档案管理法规宣传力度加大,金平文献征集动员工作取得新进展。4篇文章分别被《中国档案》、《贵州档案》、《省委工作动态》采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唤起了干部群众对金平文献保护和捐赠的意识。今年,已经收集了5500件并保存在图书馆,现在我们的图书馆有“金平文献”。
四、多渠道争取省、州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进行项目对接和申报,联系县林业局、宗教局、文广局、旅游局,编制项目方案,与省档案局、省林业局、省民委、省古贷办、州档案局共同申报对接项目,与贵校协商合作研究“金平文件”。今年,我们从县财政获得了65438万元,从省文物抢救保护基金获得了65438万元,从国家博物馆获得了2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建筑面积404平方米、总投资约45万元的“金平文件”改扩建工程顺利竣工,并于XX年8月19日竣工投入使用。经过多次呼吁和斗争,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和CPPCC委员就金平文献保护问题向省州“两会”提出议案和建议,并向省州报送信息和调研材料,得到省委、州委领导批示。原计划由省发改局在凯里投资1782万元的金平文献特藏项目,最终落户金平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档案法律法规相当多,需要进一步提高档案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工作思路大胆创新,但建言献策没有完全把握。目前,金平文献收藏和保护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建立和完善。三是平时工作忙,与局干部职工交流少。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大胆工作。
二是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金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三是树立超一流的工作目标,打造“金平文献”的良好文化品牌,使我县档案工作跃上新台阶。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积极争取省州档案部门向国家档案局申报,选择《金平文件》作为第二批《中国档案遗产名录》,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创造条件。
2.创新工作方法,加快金平文献的收集和利用,按照省、州档案局的部署,完成金平文献XX0数字馆藏的保护工作,编辑整理金平文献内部出版资料,为公开出版奠定基础,促进项目申报和对外展示,促进学术研究的开发利用。
3、完善局局域网建设,启动县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自觉丰富馆藏,优化结构,利用我县在“金平文献”和原生态民俗文化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收集地方特色档案进馆,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名人、民俗、民风等地方特色档案,创造条件打造“金平文献”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广平台。
4.开展投资规模654.38+0782万元(中央预算内600万元,地方654.38+065.438+082万元)的金平文献特藏建设项目,做好各项工程开工前的审批手续、用地房屋拆迁及“三通一平”工作,确保XX年春季正式开工建设,将其建设成为体现贵州林业文化的一片碧水。依托“金平文献”特藏馆建设项目,提前安排,精心组织“金平文献”展览,开辟“金平文献”专题展厅,向公众和游客开放,扩大金平文献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
5.启动“华(华)平文献”编纂研究项目,收集整理与有关的历史人物和著述,人士和古今政要的著名著作、著作和重要手稿,民间民俗民风书籍及相关典籍,v筹办名人和经典名著展,向县内外宣传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浓郁的民俗风情,筹备设立地方文献收藏展室。
XX年65438+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