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产业发展
中国建筑陶瓷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陶瓷产业链中,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目前研发、设计、销售(出口)都处于价值的高端,而这恰恰是国内建陶企业的软肋。我国建筑陶瓷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这不仅影响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绝大多数建筑陶瓷企业在生产中缺乏科学严格的管理,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然而,另一方面,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的未来和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仍将要求中国陶瓷行业的稳定发展-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将继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仅城镇每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就超过3000亿元,每年竣工房屋面积达6543.8+0.5亿平方米。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对陶瓷的需求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国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仍将保证中国陶瓷行业的稳定发展。2004-2014这十年间,我国陶瓷行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超过21%。家具行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2040亿增长到2013年的6800亿,增长率超过300%。至于整个陶瓷建材行业(包括家具、陶瓷、陶瓷)
巨大的市场规模也促成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陶瓷门店总数的不断提升。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陶瓷建材流通企业销售总额近1250亿,占全国产能的36%。其中,排名前11的全国连锁陶瓷连锁流通企业总收入为12269亿元,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建材陶瓷流通企业销售总额的9.8%。其中,11000亿的总流通销售额中,仍有近90%被全国各地区的陶瓷卖场企业瓜分。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发展迅速,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借助内外有利形势,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重要地位。在中国辽阔的疆域上,建筑陶瓷的产地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其中广东佛山最具代表性,占全国建筑陶瓷产量的60%以上。
2012建筑陶瓷市场略显低迷,但整个格局基本面相对稳定,行业整体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只是行业整合的速度加快了,行业的发展方式变了。在未来几年,建筑陶瓷行业的重点将是生产的生态环保、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开发以及终端产品应用领域的发展。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