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龙头股分析有哪些?
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定了八大前沿领域,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工智能。那我们就来看看物联网龙头股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工智能的发展
中国政府还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年,人工智能整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
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人工智能和元宇宙
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随着人工智能在行业中的融合,2023年的超宇宙必然会在人工智能下发生改变。元宇宙是打破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界限的结果,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日益融合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连点成线”的科技进步和产业聚集,是打破虚拟与现实界限、促进虚拟与现实融合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起着关键作用。其中,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和基础,算法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驱动力,计算能力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保障。元宇宙是虚拟现实的融合,这些也离不开数据的连接。基于大数据,让人工智能的结合更加紧密,更加真实。对于数据来说,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也就是说,在一些独特的行业中,需要生成对抗网络来创建图像,包括物体、人类、动物以及无法与人类区分的图像。这种商业趋势中的人工智能可以对实时数据分布进行建模,并通过实际案例学习有用的表示,以增强人工智能管道。
人工智能物联网龙头股
1.龙芯中科(SH688047)
首款国产自主CPU!是国内自主CPU的领跑者。其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销售和服务。其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处理器和支持芯片产品以及基础软件和硬件解决方案。公司以信息系统和工控系统两条主线为基础,进行产业生态建设,在网络安全、办公和业务信息化、工控、物联网等领域与合作伙伴保持全面的市场合作。该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能源、交通、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
2.中基许闯(SZ300308)
光通信概念龙头CPO,最近机构都在买入上亿。
3.景佳威(SZ300474)美元
国产GPU的绝对领袖!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从军工业务图形显控模块芯片开始,以完全自主研发的GPU芯片和小型专用雷达领域,持续投入图形显控传统业务。随着芯片的发展,公司的GPU芯片业务逐渐渗透到新创和民用市场,现已成为国产GPU的领导者。18年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定增成为公司重要股东。
最近机构和游资大举买入,忽略了大资金一期减持的负面效应!
4.沪电股份
沪电股份是全球领先的PCB制造商。有分析指出,ChatGPT模型的特性带来了计算能力需求的剧增,仅GPT3模型一个多月的训练时间就需要上千个A100芯片。服务器和交换机作为计算能力和传输硬件的载体,会大大增加PCB和连接器的消耗。同时,随着今年数字经济、6G、人工智能等行业陆续爆发,PCB被业界认为满足了高需求。
据悉,PCB是电子工业中实现电路中元器件之间电气连接的重要部件,其下游应用广泛,其中通信、计算机和汽车电子占PCB总消耗量的70%以上。业内人士表示,所有信息的产生、处理、传输和应用都离不开PCB。PCB和IC基板生产设备的订单可见性已延长至2024年。东亚前海证券3月22日的研究报告认为,长期来看,PCB市场通信板需求可期,数据中心和汽车领域需求依然较高。预计2023-2026年PCB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4.8%,到2026年全球PCB市场产值将达到65438美元+0.065438美元+0.5亿美元。
5.威尔士人
中国AI芯片先锋!寒武纪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本土AI芯片厂商,主要提供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R&D、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和加速卡、训练机、edge智能芯片和加速卡、终端智能处理器IP以及相应的配套软件开发平台。近年来,思源、玄思等芯片/加速卡产品系列陆续推出。
6.核心原始股
芯原股份,国内半导体IP龙头,助力小芯片技术发展。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ip企业,主营业务为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和半导体IP授权业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下游,主要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及外设、工业、数据处理、物联网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成熟的芯片设计公司和IDM,新兴的芯片设计公司,以及系统厂商和大型互联网公司。
7.掩模对准器概念三驾马车
荣达感光、南大光电、景瑞电工材料。
十大物联网龙头股排行榜
1,易通世纪:启动物联网运营;传统主业是网络优化和网络工程服务,在5G时代保持了稳定增长。
2.耐威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惯性导航产品制造商,覆盖从惯性传感器、惯性导航系统到组合导航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3.王源谷:该公司是超高频射频识别(RFID)的龙头股,是国内唯一一家主营RFID业务的上市公司,专业从事超高频RFID的研发。
4.新世界:这家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二维码核心技术的企业。设计开发了全球首款手持式二维码识读产品,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生成与解读技术。
5.厦门信达:这家公司是生产自动识别芯片的。主要生产和销售射频自动识别系统、电子标签等。
6.东信和平:这家公司是智能卡制造商,是中国领先的智能卡企业。
7.韩伟电子:公司拥有从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器和监控系统的完整产业链。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传感器的上市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60%,位居国内第一。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气体检测产品专业制造商。
8.振芯科技:北斗龙头企业,在位置监测和水质土壤监测领域提供成熟应用。
9.国脉科技:物联网高性能应用标杆公司,主营车联网和二手车。
10,苏州固锝:MEMS加速度计和压力传感器发展迅速,不断提高良品率,降低成本。
1移动通信:模组行业的领导者,完善的全球销售体系。
随着PC的没落和手机的衰弱,物联网的统一标准突破了技术瓶颈,成为下一个爆发点。模块行业通信技术从2G迭代到5G,NB-IoT新技术成熟。下游应用从智能支付、智能水电煤表扩展到* * *享经济、智慧城市。量价齐升,带动行业景气度持续。我们预测模组行业18-2023,市场规模200亿-600亿,复合增长率29%,未来五年行业空间无明显天花板。国内厂商全球销售体系的建立,打破了原来国外厂商主导的格局。国外模组龙头Sierrawireless和Telit的营收出现负增长,而国内竞争对手依靠成本优势和全球渠道,实现规模和毛利率同步增长,占据竞争优势地位。
人才技术、行业经验、市场认证形成了行业壁垒,第一批进入者努力多年,行业壁垒加深。模块的核心竞争力是软的,不是硬的,行业内大部分厂商都是自研+销售和制造外包的商业模式。公司的竞争优势贯穿三大环节:研发拓展产品线,销售开拓市场,制造提升交付能力。1)多R&D团队在各个细分行业多年,拥有最全的产品系列。在随后的物联网新应用场景爆发中,新产品线的研发领先于竞争对手。2)全球销售体系和多重市场认证;3)规模优势降低成本,提高交付能力。
公司的业务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做大规模——增加毛利——增加净利润。未来三年,公司仍处于规模扩张期。预测无线模组出货量将从18年的4800万增长到0年的16亿,出货量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达到50%,营收份额达到30%。同时,公司布局谋求长远发展,向下进军智能制造,向上布局应用服务,有望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进一步打开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