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民族大学的专业

一本专业的书是:

印度尼西亚语、柬埔寨语、老挝语、缅甸语、泰语、越南语。

这两个专业是: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学、政治与行政管理、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英语、法语、编辑出版学、历史学、民族学、应用心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公共管理、公共管理。

广西民族大学,创建于1952,位于广西首府南宁,是南宁市著名的“花园式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学校是国家民委和广西人民政府共建的地方重点大学,即省部共建高校,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小211项目)建设的高校。

到2015年3月,学校有24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史、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广西民族大学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园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达21.37万元,中外文电子期刊8万余种,共收藏纸质文献1.75万份,电子图书572万册。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8279人,其中研究生1417人,本科生15082人,专科生772人,预科生2247人,国际生830人。

学校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学校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非科研基地)1,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1,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知识产权实训基地(广西民族大学)1,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非科研基地)5个。

拥有11(基地和中心),广西高校和企业共建创新平台8个,自治区“八桂学者”科技创新平台2个,广西小高地人才创新团队3个,广西高层次创新团队和优秀学者2个,形成了一批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学术平台。

截至20114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开放课程1门,并已立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课程1门,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2门,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2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与课程整合项目1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教学团队1个;广西有2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2个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2009年以来,承担国家民委教改项目11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92项;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95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29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9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在全国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大学发展战略。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13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与泰国马哈萨拉坎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是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基地”、“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教育基地”、“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中国支援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接收高校”、“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级考试中心”等。泰国教育部在学校设立了泰语水平测试点。建校以来,共培养外国留学生1.2万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越南国家主席、副总理范、泰王国诗琳通公主、老挝总理博松、国会主席巴尼耶托都曾来校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