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一家知识产权法院在哪个城市?

2014第一家知识产权法院在北京。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于2014年10月6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昌华路18号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首任院长是苏起,20年前中国第一个知识产权法院——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首任院长。陈锦川、宋玉水、蒋英等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知名专家均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任职。

法院下设4个审判法庭,2个司法辅助机构即技术侦查室和法警队,1综合行政机构。集中管辖原由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要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突出审判长和合议庭的主体地位,努力做到“让法官审判,由法官负责”。其中,审判长实行员额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法官遴选委员会组织的考核,首批遴选22名法官,任命4名为庭长,遴选18名。

知识产权的定义:

“以创作成果和工商标志为基础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三种主要的知识产权是版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权和商标权也统称为工业产权。知识产权英文是“Intellectual property”,也译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审判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庭,主要审理专利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产权上诉案件。

知识产权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派出的常设审判机构,设在北京。

知识产权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决定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