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翻译:写文献综述要注意这些。
文献综述是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是研究者事先阅读了某一主题的文献后,通过理解、整理、综合分析和评价而构成的。在科研论文的写作中,文献综述的写作也是尤为重要的,那么关于文献综述的写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文献综述的形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不同于一般的研究论文。这是因为研究论文侧重于研究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则介绍与主题相关的上述方面的详细信息、趋势、进展、展望和评论。所以文献综述的格式是比较多样的,但总的来说,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可以根据这四个部分写一个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写。前言中要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必要性,相关概念的界定,综述的范围,相关问题的现状和趋势,当前重大问题争论的焦点。前言一般200-300字,不超过500字。
文字是复习的重点,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更好地表达综合内容,作者可以创造性地采用多种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证和议论文两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明确问题的脉络和作者本人的观点。当然,作者也可以从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不同的观点。正文部分可以根据内容分成几个小标题。摘要是对摘要主体的简要概括。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简单的总结也可以省略。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数量可以反映作者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杂志对综述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要求不同,一般以30篇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的最新文献为主。
二、文献综述的规定
1.为了使选题报告有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生在开题前进行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要系统查阅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平时阅读不少于30篇文献,文献收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其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清晰简洁;
5.恰当合理地使用数据。文献引文用方括号[]括起来,放在引文的右上角;
6.在文献综述上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你不能把作者的观点和文献混为一谈。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问,指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三、注意事项
一篇文献综述具有综合性、批判性和先进性,所以我们要注意:
1.全面性:总结要“纵横交错”,以某一特定话题的发展为竖线,反映当前话题的进展;还要从单位、省内、全国、国外进行横向比较。只有这样,文章才会占据大量的材料,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简洁、更清晰、更有层次、更有逻辑,从而把握发展规律,预测本课题的发展趋势。
2.点评:是指对某一问题进行较为专门、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对概括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看法,与概括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一般来说,总结要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是总结,而是手册或讲座。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史,而是收集最新信息,获取最新内容,及时向读者传递最新信息和科研动态。
4.总结不应该是罗列材料,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进行总结、评论和评价。并从提供的文献中得出重要的结论。好的总结应该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与原论文(一篇文献)不同,引用的材料还可以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即将发表的新成果。
5.审查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没有严格的规定。长度从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不等,参考文献有几百篇甚至上千篇;小到一千字,有几个参考文献。出版的医学期刊多为3000 ~ 4000字,引文15 ~ 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四、学术论文及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标题[M]。版本(不记录1版本)。出版地点:出版商,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2.期刊:[序列号]作者。标题[J]。出版物名称、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序号]作者、书名[A]、编者、论文集名称[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标题[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序列号】专利申请人。专利名称[P]。专利国家(或地区):专利号、公布日期;
6.科学报告:【序号】作者。报告标题[R]。编号、出版地:出版商、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7.标准:[序列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标题。报纸名称,年-月-日(版);
9.电子文档:[序号]主要负责人。电子文档的标题[电子文档的标识和载体类型]。电子文档的来源或可用地址、出版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可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件:【序号】主要负责人。文档标题[Z]。出版地点:出版商,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