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的客体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一般情况下,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对其生产、制造、加工、选择、经销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需要取得商标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品商标或者服务商标注册。因此,注册商标作为商标权的客体,需要经过商标局的审查。申请注册的商标必须符合《商标法》规定的条件,才能通过审查予以注册,从而成为商标权的客体。商标权的客体分类商标从使用的基本领域可以分为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商标可分为视觉商标(包括平面商标、立体商标)、听觉商标、气味商标等。我国目前只保护视觉商标中的平面商标和立体商标。视觉商标包括文字商标、数字商标、图形商标和组合商标。从商标所有权和商标使用权的关系可以分为1,集体商标,是指以集体名义注册,供成员在商业活动中使用,以表明成员属于集体;2.证明商标是指由具有监督商品或者服务能力的组织控制,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根据法律对商标保护的力度,商标分为普通商标和普通商标。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可以享受行政保护,包括排除他人注册的权利、扩大的他人使用权、企业名称登记权。产生的方式之一是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组织评估,有效期为3年;另一种方式是在诉讼中认定,主要作用是制止变相侵权。
对竞争对手的商标侵权案件,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查处,包括:
1,商标侵权或假冒;2.非法使用商标;3.非法印刷或者买卖商标标识;4.商标许可违法案件;5.其他违反商标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形。
商标民事纠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包括:
1,不服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复审决定和裁定;2、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关于商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3、商标权属纠纷;4.商标侵权或假冒;5、商标权转让合同纠纷;6、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纠纷;7.在提出申请前停止侵犯商标专用权;8.申请诉前财产保全;9.申请诉前证据保全。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是指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益,或者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包括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因侵权给侵权人带来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造成的损失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情节,判决50万元以下的赔偿。高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发布的《经济犯罪追诉标准》规定了刑法中对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和非法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的追诉量化标准,是打击商标犯罪的司法解释标准。商标只是商业信誉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1,企业名称;2、商品名称、包装、装潢;
3.原产地名称。
这些也代表了经营者的善意,构成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知识产权。使用他人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或者将他人驰名企业名称注册为自己的商标;假冒他人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混淆近似他人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假冒他人产地名称,都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表现,权利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确认侵权的,应当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除法定赔偿未写入反不正当竞争法外,本法赔偿标准;商标法原则上是一样的。还有影响他人商誉的虚假宣传和商业诋毁,所以知识产权法也禁止这些侵权行为,依据是我国的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
造假往往和造假联系在一起。《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界定了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产品不合格,销售金额,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界限,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犯罪的司法解释标准。并规定,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还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