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知识产权长三角

“我和长宁确实有点缘分。我叫李宁,我的名字里也有一个“宁”。

165438+10月24日,李宁“闪入上海。作为李宁集团主席兼联席首席执行官,以及非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此次重要的上海之行是见证长宁区政府与李宁集团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同日,李宁集团上海总部和长三角全球业务总部正式落户上海长宁。

签约仪式当天中午,李宁首先考察了位于海粟文化广场的李宁上海“双总部大厦”建设项目。简单的工作餐后,他与长宁区领导进行了交流。下午2: 15准时出现在签约仪式现场,穿着黑色李宁球鞋,袜子上印有白色李宁品牌Logo。

海粟文化广场效果图

从过去的体操王子到今天的中国李宁,李宁本人和李宁这个品牌有着极高的民族性。此次将集团两大总部的功能放到上海,选择了位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具有线上新经济和时尚创意产业优势的长宁区,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描绘了蓝图。

场地和设施越好,使用的人就越多。

“长宁体育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运会在上海举办的时候,我担任体操比赛的总裁判。萨马兰奇也在决赛那天来了。我还在体育馆的后台见到了那个老人。

在与长宁区领导交流时,李宁想起了与自己老工作密切相关的场馆和项目,尤其是上海国际体操中心,那是当时上海唯一的专业体育馆。在他看来,职业球场管理的建设显然对体育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改造前的上海国际体操中心

重建后的体操中心效果图

65438至0995,长宁区原湖西体育场改造为上海国际体操中心和中央游泳馆。1997建成后,成为上海举办第八届全运会的重要场馆之一,在一段时间内是长宁唯一的公益性综合体育场馆。2018,体操中心启动原改建工程,未来将建设地上三层,地下四层的综合体育馆。

值得一提的是,体操中心常年对外开放,为周边居民健身提供了优良的设施,年均接待全民健身70余万人次。

这也与长宁区和李宁集团签订协议有关。签约后,双方将在体育赛事、体育文化发展等领域构建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关系。通过产业发展与体育文化的有机融合,促进该地区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的发展。

“我们在南宁、扬州等地都有体育公园项目,主要是和当地政府合作。政府要发展社区体育,我们的专业团队会运作,推动社区群众体育的发展。在李宁看来,群众体育能够使用好的堪比专业赛事的设施设备,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设施设备越好,利用率就越会提高。

从65438到0990,李宁以个人名义创立了同名专业运动品牌。2019,李宁集团旗下的上海少昊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落户长宁区。可喜的是,短短三年,少昊体育已经成为一家税收贡献6543.8+0亿元,被业界称为“现象级”的企业。

签约仪式现场

此次签约落地的上海“双总部”,是李宁集团今年购买的楼宇项目。位于长宁区华阳路二八街文化广场地块,毗邻刘海粟美术馆。据李宁集团介绍,上海总部和长三角全球业务总部入驻后,将为长宁区和上海汇集时尚创意、运动健康等领域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创意资源。

李宁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和深圳设有地区或业务总部。“中国很大,不同地区的人才有不同的特长。在李宁看来,上海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商业、科技、设计等领域,而北京有很多体育、文化方面的人才,广东的人才在生产、技术、技能方面都很突出。

其中,上海的人才在设计、研发、生产、品牌推广、企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拥有上述人才的时尚创意产业恰恰是十三五以来持续发展的区域重点产业之一。

年轻人的“不排外”给了本土品牌发展的空间。

此次签约恰逢长宁区党代会召开。党代会期间,我们仍然高度关注重点项目,这也呼应了长宁区党代会报告的主题“抓住新机遇,开创新局面。这无疑适用于企业,更重要的是。

长宁区委书记王兰与李宁互赠礼物。上图为李宁集团送给长宁区的礼物,下图为长宁区送给李宁集团的礼物。

供图:长宁区政府

交流中,有在场人士提到李宁品牌最近两年发展势头强劲,表现突出。对此,李宁表示,企业在过去的10年里进行了很大的调整,无论是企业转型还是加大投入都需要时间磨合。“所以,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企业的发展成就,其实可以追溯到10和8年前的投资。

李宁的“调整期”出现在2011-2013。对于品牌调整带来的波动,在李宁看来,一方面是企业发展中的正常起伏,因为“经济发展有周期,企业发展也有周期。另一方面,李宁品牌所处的运动服装行业是一个全方位竞争的行业,这意味着市场需求瞬息万变。

“需求变化不是每个人、每个时期都能控制的。每个企业都必须在市场中不断寻找,不断调整。李宁说。当市场需求突变时,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必然寻求变革甚至重组。

李宁高端系列新品

这几年脱胎换骨的李宁,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从2018首次登陆纽约时装周,到印有“中国李宁”的汉字logo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Logo,再到“90后”、“90后”、“00后”这一代人对国产品牌和民族潮流的支持,李宁似乎给了中国品牌和中国企业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将这种支持描述为“非排他性的”。

这让人想起了今年3月发生的“新疆棉花风波”。此后,包括李宁在内的一批国产运动服装品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年轻消费者从“洋品牌”转向了“国民潮流”。但作为企业的掌舵人,李宁是清醒的。在他看来,“新疆棉花风波本质上是企业的一个事件,仅靠一些事件的催化让企业真正发展起来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企业需要有大量的规划、投入和产能提升,这不是一天或一次就能实现的。

“自新疆棉花风波以来,国内不少本土运动品牌纷纷开发时尚潮流支线,并加大产品研发和渠道投入,包括频繁推出联名品牌,签约流量明星作为代言人。日前,李宁推出高端子品牌LI-NING1990,并开启线下门店扩张。这一价格高于中国李宁的主线产品,被业界视为探索品牌在线价值的一种方式,也是对集团未来可持续增长的一种探索。

对于其他同样获得关注和消费市场的国产品牌,李宁也坦言,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每时每刻都要搞清楚企业的竞争力在哪里,对于未来三五年的发展不敢放松。

李宁集团在上海的“双总部”,尤其是长宁区,颇有时尚元素,“确实是在企业的考虑中,让品牌更时尚。同时,作为CBA联赛的赞助商,李宁希望将上海总部打造成为一个运动、休闲、时尚的办公环境,将李宁的运动资源、运动体验、年轻文化、篮球结合起来,让品牌“好玩”,让企业总部与周边环境一起激活。

“借助上海国际化平台,发展中国人的品牌,是我们的理想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