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法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收集整理国家法律法规***1109。

法制是法治的保障,法律是法制的前提。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根据宪法,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从此,中国的立法进入了规范化的道路。近年来,为适应现行国际规则,尽快适应我国国情,我国立法工作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走上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立法的快车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收集整理了国家法律法规***1109,其划分如下:宪法和宪法性法律:28部,涉及相关文件和司法解释;3刑法:8,涉及相关文件和司法解释;423民法:25,涉及相关文件和司法解释:263行政法:59。

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93经济法:84、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63财税法规:56、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773;医药卫生法规:59,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83道路交通法规:21,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33。

海洋法规:41,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53房地产及建筑法规:104,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593;劳动法:46、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443公务员相关法规:18、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23、反腐倡廉(党内):2;知识产权:22个部门。

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73个人所得税相关法律法规:15、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0环境保护:60、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5新闻出版:19司法诉讼:31、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22;劳动教养法规:6文物保护法规:8;广播电视政策法规:29。

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第13条;烟草法规:15、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1宗教法规:6工商行政管理:116、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59;信息化类:29,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7其他类:52,涉及其他类型司法解释:3非典相关规范性文件:134。

扩展数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而逐步形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面临着建立和巩固新的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艰巨任务。

根据政权建设的需要,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1949年到195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同一纲领,制定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工会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

《人民法院组织暂行条例》、《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暂行条例》、《惩治反革命分子暂行条例》、《破坏国家货币罪暂行条例》、《惩治腐败条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的组织、民族区域自治、公私企业管理、劳动保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开启了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体,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法律、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等诸多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百度百科-中国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