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自主创新做了哪些努力?

与宏观层面的制度推动形成对比的是,微观层面关于知识产权的新闻越来越多。最有意思的是影响很大的专利诉讼。仅在通信行业,就发生了多起专利诉讼,几乎包括国内最领先的厂商,也包括全球最主流的厂商。专家指出,专利诉讼的增多与两大因素密切相关:一是中国经过多年努力,构建了良好、清晰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之间的专利纠纷才会通过诉讼解决,否则要么忍气吞声,要么通过行政调解不了了之;第二,中国提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产业转型大战略,这必然导致企业之间在知识产权归属和计算上的激烈碰撞和纠纷。北京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副院长张平指出,更早在设计专利法时,我国就安排了专利诉讼管理机关,即专利执法机关,来调解专利纠纷。张平认为,建立这样的制度是基于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机构和企业不太可能通过法院诉讼解决专利纠纷,而更愿意去执法部门说理或求助,从而成就了一种“中国现象”。但毫无疑问,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今天,这种现象已经过时了。正如西方谚语所说,风可以进,雨可以进,但国王不能进。它清楚地表明了私权的神圣性。专利权是一种私权。张平认为,这种私权的保护,应该由当事人自己调解,通过法院解决。换句话说,政府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要进行任何行政干预。给企业一个充分自由公正的司法环境,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在位。不介入专利诉讼,本质上体现了政府对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市场竞争秩序的强大信心。而这种自信,才能让创新真正跨越诉讼,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美国被视为世界重视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典范,但从未完全介入专利诉讼。也正因为如此,企业间的知识产权诉讼数量在全球领先。微软、苹果、高通等知名企业每年都要处理几十起诉讼,金额高达数千亿美元,但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整个社会的创新一直在持续。对于中国来说,放弃专利诉讼中的“凯恩斯主义”意义重大。因为这不仅体现了正视战略转型现实的勇气,更是一种展望未来的远见。不言而喻的事实是,虽然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要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企业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来完成自身的技术积累。更重要的是,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仍有待改善并与国际接轨。以督促中国企业从国内市场开始就按照通行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开展经营活动,使其今后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更需要坚定地站在骨髓里:只有优秀的创新,才是摆脱专利诉讼,保持跨越式增长的最佳途径。庇护政府或许能为自己谋求一时的安宁甚至短暂的胜利,但从长远来看,做大做强无疑是一种自我绞杀。显然,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越深,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就越多。在对待他人的知识产权问题上,要脱离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自尊心,通过友好协商,积极解决西方公司的知识产权诉求;在技术相对落后的领域,有偿使用别人的知识产权并不可耻,与民族尊严无关。为了少交专利费而回避知识产权问题或一味向政府寻求保护,错失参与广阔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显然是短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