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一个好“老公”来养你一辈子。

一个月前,关于如何获得更多的钱,我有几个观点:1。如果你想富,想变得富有,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必须自己去挣(除了中彩票);2.一份好的工作(高薪、稳定)是保证有钱的基础;3.除了挣钱,我们还应该努力把挣的钱存起来。保险起见,要保证1/4的钱在银行;其他的钱可以用来投资;4、投资房产,或者投资开店...这些都是赚钱的好方法;5.你至少要有少量的积蓄,才能开始理财;6.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没有绝对忠诚的、能养活自己一辈子的“老公”...

?我相信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忠于这些理念,他们认为自己至少是靠自己的努力独立进取的。如果一个月前我遇到这样的人,我想我会很乐意找到一个“知音”。然而,一个月后,我庆幸自己遇到了另一群“朋友”。我们并不认识,只是聚在一起,慢慢脱离了上述“思维贫乏”的误区,开始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索“思维丰富”。

?理财10开始上理财营,我一路跟随吴老师的脚步。从最初的“为什么要理财——为什么会滚雪球”到“尽早利用好复利可以让你少奋斗10年”,加起来短短的三课,却逐渐颠覆和瓦解了我积累了二十多年的“旧观念”。全新的金钱理财观念像一颗新的种子一样在我的脑海中萌芽。

关于第二大课“尽早使用复利这个工具,可以为你节省10年的奋斗时间”,我有以下收获:

1)真正的财富自由状态是结束对金钱的焦虑。

最初我所理解的财富自由,是吴老师最初告诉我们的:“被动收入大于生活费”。当然,这只是最初的理论认识。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财富和自由。其实环顾四周,除了那些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人,大部分人其实都在为缺钱而焦虑。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因为缺钱而焦虑呢?为什么我们潜在的焦虑是因为缺钱?我在吴老师的课上得到了答案。根据马斯洛五大需求理论,人的第一层次需求是生理需求,即能够吃饱穿好;第二个层次的需求是对安全的需求;而钱只是保证这两点的基本前提。所以,当我们缺钱的时候,会因为这两层的需求得不到保障而感到焦虑。所以,真正的财富自由状态是结束我们对金钱的焦虑,让我们不需要去思考如何赚钱。

2)找一个一辈子守着自己的“老公”(这个“老公”不是另一个“老公”)

根据以上分析,缺钱是我们的知识之一。想办法让自己不缺钱,找个“老公”养活自己一辈子,这是我们能拥有的第二个常识。一开始,我陷入了自己的“框框”,以为世界上没有这样的“老公”。经过老师的讲解,我现在开始慢慢相信和追求了。

我们年轻的时候,身体强壮,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工作赚钱。但是我们老了,还能靠自己养活自己吗?所以一直靠自己赚钱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正常人的思维是缺钱就赚钱。我们通常不会考虑年纪大了出卖劳动力的情况,也不会注意到依靠主动收入模式存在的问题。所以需要跳出思维的误区,相信并追求这样的好“老公”,真正解决缺钱的问题。

3)真正的被动收入有三个特点:不烧脑,不麻烦,可持续。

我一开始学的被动收入也停留在理论层面:不依靠出卖自己的时间或者只花一点点精力就能获得的收入,就能获得的收入。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通过投资项目来寻求被动收益,A项目失败就投资B项目,B项目失败就投资c项目,打包不同的项目,把钱分散到不同的项目中。可以投资连锁企业,但是企业平均寿命不长,世界500强企业寿命只有30-40年,分红也不会很长;可以投资基金(指数基金)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也可以设置止盈点、止损点,看估值进场;股票投机...这些都是主动收入,因为烧脑,麻烦,不可持续!真正的被动收入恰恰相反:不烧脑,不麻烦,可持续。

?4)解决缺钱的底层逻辑不是靠主动收入,而是靠被动收入。

既然不能靠主动收入,那怎么产生被动收入呢?根据穆老师上节课说的,被动收入主要包括租金、利息、投资理财、企业、网络IT、配套产权六个渠道。

如果靠房租,那就要保证至少有两套房子。除了你住的房子,另一个是出租的。现在房价快速上涨,很多人很难解决对房子的刚性需求,再买一套房子几乎不可能。银行的利率一般在4%左右,甚至比不上通货膨胀率。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3年,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30年,所以企业的分红并不能保证能养人一辈子。网络IT和知识产权是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我没有投资经验,也不太懂投资理财。根据吴老师的讲课,投资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投资的获利阶段,这是一个比较短期的行为。通过投资理财产品,低买高抛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属于主动收益。综上所述,以上六个渠道确实能给我们带来收益,但不是被动收入。只有第二阶段投资理财,长期投资理财买基金,实现现金流。特点是投资时间长,现金流入,稳定性强,被动收益。

很多人认为不可能有一个工具可以一劳永逸。就算给自己搭水管,也要找或者组合多个备胎。事实证明,分散投资组合获得相对持续的被动收益并不是很有必要。但我们可以通过复利工具获得持续、永久的被动收益。这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第三个理解。政府选择了这样一种工具来帮助解决国家财富自由的问题。

5)复利效应威力可怕,时间和坚持是最大的助燃剂。

●复利公式:f = p * (1+I) n

●年龄越小,等待的时间越长,可以达到最低的成本效果!越年轻,越有资本享受复利的力量。

●今天浪费的每一块钱,25年后可能导致每年损失1元的现金流。所以要尽可能的节流。

●理财不需要等到你有钱了。即使是月光族,一天花33块,一年也不过1.2万。按照复利10%计算,16后,每年支出4.8万。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的储蓄,关键是要坚持投资。

●不要相信理财专家,但你需要从一开始就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理财规划。

●向前扣款法:根据目前每年能存多少钱来存钱,再计算若干年后能取出多少钱;

●后推:根据几年后你想要的支出,计算出目前你每年需要投入多少钱;

我知道很多道理,为什么过不好这种生活?很多理论看似懂,一旦用起来就什么都不懂了。我觉得这只是一种问题。陆游在《冬夜读书给孩子看》中告诉我们,卷子太浅,不知如何是好。很多人可能已经消化了100%的方法和理论,但是最后的行动是零,结果也是零。而有的人可能只消化了50%,却有100%的行动,所以最后的结果远大于0。理论、行动、结果之间存在巨大的复利效应,人生也是如此?

最后,我以一道数学题结束今天的输出。希望能从复利效应中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0.99 365 = 0.03 1.01 365 =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