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往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集中力量进行以前苏联设计的156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规模以上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为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初步的基础;基本上是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为私人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2.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应地发展交通和商业;
努力培养建筑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在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加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3.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必须立足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入手,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首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发展农业生产,相应发展轻工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充分发挥一二线的产能;积极地、有目的地、有重点地发展新技术,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4.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狠抓战备,集中力量建设强大的大三线战略后方,完善布局;大力发展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抓紧钢铁、军工、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建设;建立各具特色、不同层次的经济合作区和经济体系,既独立工作,又大力合作;大力发展新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将初步建立起来,推动国民经济实现新的飞跃。
5.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我们将从根本上调整各方面严重失衡的比例关系,继续整顿现有企业,积极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体制,真正把整个国民经济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
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减缓重工业增长速度,努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逐步发展多种经营形式,开辟多种流通渠道,大力安置城市青年,改善人民生活。1980年末,国民经济的主要比重开始逐步提高,生产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6.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我们将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的妨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财政经济形势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为“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7.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基本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基础;
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九十年代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
8.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由1980翻两番,10年年均增长6%,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1%,使人民过上温饱的小康生活。
9.“九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增加3亿左右的条件下,人均GNP将比1980翻两番;贫困基本消除,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十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年均经济增长率7%左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内,城镇新增就业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科技教育发展:200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15%。
11:十一五规划的基本任务是
宏观经济运行平稳,GDP年均增长7.5%,人均GDP比2000年翻了一番。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12:十二五规划的基本任务是
应该把重点转移到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民作为新的思路和策略,围绕如何“富民”制定路线图。
中国网-国家五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