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协议的框架是什么?TPP协议的原因是什么?

TPP框架的主要内容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核心议题包括:贸易协定、工业品、农业、纺织品、知识产权、贸易技术壁垒、劳工和环境。其他议题还包括过去的贸易协定中没有包括的一些跨领域问题,比如加强TPP国家市场的监管体系,以便美国公司能够在TPP市场中更无缝地运营;以及一些新的贸易问题,比如保证国企和私企的公平竞争,不要让美国公司处于竞争劣势。

达成TPP协议的主要原因是:

在全球经济动荡、美国经济疲软、全球增长重心“东移”的背景下,力推TPP不仅反映了全球经贸格局的平衡变化,也凸显了美国以TPP为杠杆撬动“太平洋世纪”的野心。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冲击了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权力格局。尤其是近年来,亚太地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建立了许多经贸联盟,包括A PEC、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东盟、太平洋岛国论坛等等,总人口和G D P均居世界第一。其中,一个PEC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和贸易额分别占全球的43%和54%。

美国和亚洲的贸易和资本交流最为密切。仅2007年,美国与太平洋彼岸的贸易额就达到1万亿美元,美国贸易的四分之一来自东亚。然而,近年来,中国强劲的经济也使其他亚洲经济体从西方需求转向更加依赖对中国的出口。2009年,15东亚峰会明确将“10+3”机制作为实现东亚长远目标的主要载体。2010,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日本、韩国、印度、新西兰与东盟自贸区谈判基本完成。“10+3”的区域内贸易已占所有国家对外贸易的58%,比NAFTA高出近3个百分点,而美国则脱离了上述进程,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重返亚太,塑造以美国为中心的贸易格局,进而主导亚太经济合作的未来,是美国战略的新方向。2006年,美国提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 A P)的构想,以进一步实现贸易自由化,而TPP是美国实现FTA A P构想的核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