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教育应该强化哪些特点?

(一)加强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

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宪法,牢固树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带头遵守和维护宪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坚持学用结合,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继续推进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集体学习法、法律讲座、法律培训、“菜单式”学习选拔、在职自学等制度。党委政府中心组每年至少集中学习两次理论。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参加两次各类法制讲座。坚持和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保证决策合法、科学、民主。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考试制度。全面深化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制度。

(二)继续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

不断加强城镇公务员一般法律知识和专门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认真学习和掌握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公共行政的各类法律法规。要加强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专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和考核制度,将法律知识作为公务员职业准入、年度考核和晋升考核的重要内容。公务员每年学习法律不少于40小时,行政执法人员每年更新法律知识不少于60小时。

(三)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要根据青少年成长和接受的特点,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对小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保护的法制启蒙教育,对中学生重点进行保护青少年权益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宪法意识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逐步树立法制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品质。

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切实保证中小学法制教育计划、课程、教材、教师“四落实”。学校每学年法制教育内容不少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65,438+00%,集中法制教育不少于4次。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各类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教育机制建设,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 * *管理工作局面。充分发挥中小学副校长和法律辅导员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不断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对流动儿童和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守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深入推进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企业管理者要重点学习和掌握规范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法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法律法规,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保护环境、资源和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和诚信守法经营的需要。

加强企业管理人员法律知识的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确保企业管理人员每年学习法律不少于36小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进企业”活动,努力培育企业法治文化,拓展企业管理者学法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坚持学用结合,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推动企业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五)广泛开展农民和农民工宣传教育。

大力宣传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切实增强农民的宪法意识,不断提高农民参与村民自治的自觉性。广泛开展农村改革发展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各种社会矛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与农民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农民依法维权意识。大力加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与他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治安管理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他们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的意识。

加强村“两委”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确保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6课时。“两委”干部中有一名是熟悉法律知识的兼职法制干部。组织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发挥“六五”志愿者、大学生“村官”法制宣传员等队伍的作用,每季度至少为农民提供1次上门宣传服务。加强全镇法制宣传教育辅导站建设,在每个行政村建立村民法制学校,依托村(社区)“农家书屋”全面设立法律图书角。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使法治文化阵地覆盖每个村(社区),定期组织法治文艺下乡活动。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就业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不断加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把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到对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中。职业技能培训中,法制教育应不少于4学时,用人单位和农民工集中社区每年对农民工开展法制教育不少于4次6学时。针对农民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农民工学习活动周”和法律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活动,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