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哔哩哔哩成为江湖上的大师?

声音好听,逻辑清晰,确实有不错的知识储备。

但是,它太广泛了。从普通的书评,到政治,到经济,到历史,到社会运动,到极其复杂的内容如区块链等等,他几乎都谈过。

在他的视频中,讲书的视频质量是比较高的,因为大部分读书的人都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所以他的视频在书评和解读上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值得商榷的,有些观点确实可以让人受益。

如果他真的只生产书评内容,我想他是哔哩哔哩阅读区最值得推荐的up主之一。

但其他视频,说实话也就一般般,类似于知乎的一些热评,就是他歌颂大众普遍喜欢的,批判大众普遍讨厌的。

核心原因是演讲的内容太广,知识储备达不到演讲的范围,所以只能博采众长,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或者干脆喊口号,不管有没有道理,至少先别说错。

所以一些比较复杂,专业要求比较高或者技术性比较强的视频。说实话,槽点很多。

表达的观点很多都不能说错,但是很多都太片面了,有的还爱下结论,这和讲书视频开放交流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并不是因为你不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就不能表达对它的看法。毕竟大家都是来交流学习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在创作视频的时候,应该更倾向于内容本身的大众化。

与其对内容的性质妄下结论,不如多加点“A认为……”“乙认为……”“我的意见是……”,然后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只有开诚布公的交流才是有价值的交流,喜欢单方面下结论会成为破坏交流的重要突破口,大大降低他的视频质量。

说起他,其实很多知识领域up和很多知乎V都有这样的问题,这是通病,这也是大家不喜欢高的原因之一。但不排除我认为一些更好的业主,如律师罗翔。

罗老师也讲书评。他特别喜欢苏格拉底,看完也会做一些关于他思想的视频。但除此之外,他很少谈自己精通的法律之外的事情。

我从没见过罗老师谈政治,谈历史(除了书本和法律),谈经济,更别说比特币了。就算有,罗老师也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武断地下太明显的结论。因为人家很清楚自己不是干这行的,不是这块料,所以不要赚这个钱。

同样,先生和李先生也发送视频。虽然它们涵盖的专业范围很广,包括经济学、物理学、数学等,但大多只是进行科普知识,并不随便对知识下结论,比如比特币。他只讲比特币的技术原理,不太评价比特币的利弊。这就是专业精神的体现。

哔哩哔哩简介

一英里接一英里(纳斯达克:BILI;;港交所:9626),英文名:哔哩哔哩,简称哔哩哔哩,现在是中国年轻人高度集中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该网站成立于2009年6月26日,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哔哩哔哩”。

2065438+2008年3月28日,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2020年9月15日,哔哩哔哩定制的视频遥感卫星“毕丽·毕丽视频卫星”成功发射。2021年3月29日,公司第二次正式在香港上市。

哔哩哔哩是一个视频网站,在早期创建和分享ACG(动画、漫画、游戏)内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围绕用户、创作者、内容,构建了一个持续生产优质内容的生态系统。

哔哩哔哩以兴趣圈覆盖了7000多个多元文化社区,在QuestMobile研究院评选的“Z世代偏好APP”和“Z世代偏好泛娱乐APP”两个榜单中均获得第一名,入选《BrandZ》报告2065 438+09“100最具价值中国品牌”。